Linux系統的touch命令怎么使用 1.命令格式:
touch [選項]... 文件...
2.命令參數:
-a 或--time=atime或--time=access或--time=use 只更改存取時間。 -c 或--no-create 不建立任何文檔。 -d 使用指定的日期時間,而非現在的時間。 -f 此參數將忽略不予處理,僅負責解決BSD版本touch指令的兼容性問題。 -m 或--time=mtime或--time=modify 只更改變動時間。 -r 把指定文檔或目錄的日期時間,統統設成和參考文檔或目錄的日期時間相同。 -t 使用指定的日期時間,而非現在的時間。
3.命令功能:
touch命令參數可更改文檔或目錄的日期時間,包括存取時間和更改時間。
4.使用范例:
實例一:創建不存在的文件
命令:
touch log2012.log log2013.log
輸出:
代碼如下: [root@localhost test]# touch log2012.log log2013.log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3.log
如果log2014.log不存在,則不創建文件
代碼如下: [root@localhost test]# touch -c log2014.log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3.log
實例二:更新log.log的時間和log2012.log時間戳相同
命令:
touch -r log.log log2012.log
輸出:
代碼如下: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3.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log [root@localhost test]# touch -r log.log log2012.log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201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3.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log
實例三:設定文件的時間戳
命令:
touch -t 201211142234.50 log.log
輸出:
代碼如下: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201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3.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log [root@localhost test]# touch -t 201211142234.50 log.log [root@localhost test]# ll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4:48 log201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8 16:01 log2013.log -rw-r--r-- 1 root root 0 2012-11-14 log.log
說明:
-t time 使用指定的時間值 time 作為指定文件相應時間戳記的新值.此處的 time規定為如下形式的十進制數:
[[CC]YY]MMDDhhmm[.SS]
這里,CC為年數中的前兩位,即”世紀數”;YY為年數的后兩位,即某世紀中的年數.如果不給出CC的值,則touch 將把年數CCYY限定在1969--2068之內.MM為月數,DD為天將把年數CCYY限定在1969--2068之內.MM為月數,DD為天數,hh 為小時數(幾點),mm為分鐘數,SS為秒數.此處秒的設定范圍是0--61,這樣可以處理閏秒.這些數字組成的時間是環境變量TZ指定的時區中的一個時 間.由于系統的限制,早于1970年1月1日的時間是錯誤的。
指令名稱: touch(1) - 更新檔案的時間紀錄 說明: 藉由這個指令,我們可以同時或單獨變更檔案的兩種時間紀錄,讀取時間(access time)以及修改時間(modification time)。 選項: -a 更改文件的讀取時間(access time) -c, --no-create 不建立任何新檔案 -m 更改文件的修改時間(modification time) -t STAMP 設定"特定時間"來代替"目前時間",格式 [[CC]YY]MMDDhhmm[.ss] --help 顯示程式用法資訊 --version 顯示程式本身的版本資訊 實例說明: 空檔案
代碼如下: # touch file-touch1 # ls -l total 0 -rw-r--r-- 1 root root 0 7月 9 13:53 file-touch1 #
一般狀況下使用 touch 指令變更檔案時間,如果檔案不存在,touch 會自動建立指定的檔案(空檔案)。如果不想因使用 touch 而建立任何新檔案,必須加上選項 -c
代碼如下: # touch -c file-touch2 touch: setting times of `file-touch2': 沒有此一檔案或目錄 #
指令的執行結果是出現一段錯誤訊息,因為指定的檔案不存在。這正是加上選項 -c 的目的。 更新檔案時間 touch 指令一般是以下指令當時的電腦時間來作為更新檔案的時間。但也提供特殊的選項 -t 來 指定"特定的時間"作為更新時間。為了舉例的方便,我原封不定地,拷貝一隻已建檔許久的系統程式 -- tcsh
代碼如下: # cp -a /bin/tcsh . # ls --full-time total 288 -rwxr-xr-x 1 root root 288604 週一 6月 25 03:45:26 2001 tcsh #
這隻程式的最後修改時間是 -- 2001 年 6 月 25 日 3 點 45 分 26 秒。現在,我因監控上的需要,打算將檔案時間變更為 2002 年 7 月 1 日 8 點 00 分 01 秒。最簡單有效的作法如下
代碼如下: # touch -t 200207010800.01 tcsh # ls --full-time total 288 -rwxr-xr-x 1 root root 288604 週一 7月 01 08:00:01 2002 tcsh
選項的語法很單純,就是直接鍵入西元的年月日時分數字即可,其間不需任何分隔。如果要加上秒數,做法比較特別,需使用小點"."來與前段區隔。當然,在有需要時,touch 指令也支援"讀取時間"或"修改時間"的單獨變更。
代碼如下: # touch -at 200207022300 tcsh # ls -lu total 288 -rwxr-xr-x 1 root root 288604 7月 2 23:00 tcsh #
上例是單獨變更"讀取時間", 下例則是變更"修改時間"
代碼如下: # touch -mt 200206302300 tcsh # ls -l total 288 -rwxr-xr-x 1 root root 288604 6月 30 23:00 tcsh # ls -lu total 288 -rwxr-xr-x 1 root root 288604 7月 2 23:00 tcsh #
以上這些例子,即是大體上 touch 的哂謾_@篇就暫時先寫到這裡好了。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Linux系統的touch命令怎么使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歡迎給我留言,小編會及時回復大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