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底,Valve推出游戲掌機Steam Deck。這款產品一經發布,就在玩家群體中激起千層浪。出色的性能和極具競爭力的價格,讓其他Windows掌機黯然失色。不過,超高的人氣下,Steam Deck的產能則顯得捉襟見肘。很長一段時間里,Steam Deck都是有價無市,國內的現貨市場價一度要五位數,基本澆滅了中國玩家的熱情。 好在Valve很快加大了產能,幾度加快發貨進度。目前,在Steam商城下單Steam Deck,已經無需預訂,可以直接購買,發貨時間為一到兩周。很快,大批國內玩家買Steam Deck被迅速點燃。從很多社交平臺和論壇上的信息來看,很多玩家都對購買Steam Deck躍躍欲試。 (圖源Steam官網) 只是,Steam Deck并沒有在大陸地區直接銷售,大部分中國玩家只能通過海淘、代購等方式來獲得它。然而,這個過程隱藏著大量的坑,一不小心可能機會損失慘重。 自己海淘?可能會踩很多坑簡單來說,一臺Steam Deck要進入大陸地區,主要流程大概這么幾步。首先,需要在Steam美區商城下單,郵寄到轉運公司免稅倉。其次,轉運公司收到貨后將其運輸到國內。然后,這臺Steam Deck達到關口后,還要進入清關程序,通常需要繳納關稅。 表面上看,這些步驟不算特別復雜,但實際執行時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像第一步就有不少人翻車,在Steam美區商城下單,玩家需要有一個美區賬號和對應的支付工具。注冊美區賬號也相當簡單,中文網絡上有很多教程,基本使用加速器模擬美區IP即可。但有人為了省事直接購買美區賬號,而一旦觸碰到Steam風控或者賬號本身有問題,則會有賬號被封禁的風險,玩家充值的“巨款”和購買的Steam Deck可能都會打水漂了。 (圖源SteamDeck吧) 注冊完賬號后,支付同樣是很有挑戰的一步。理論上,Steam支持余額錢包、信用卡、PayPal等支付方式,但實際上,如果用國內信用卡或綁定了國內卡的PayPal,同樣有很大概率被Steam封禁和退單。 因此,海淘Steam Deck的玩家中,很多人都會用余額來支付。給Steam充值,通常是以購買充值卡的方式。而且,充值卡的價格一般要比實際面額低很多。充值Steam余額來購買Steam Deck,等于變相打折了。以64GB版為例,售價為399美元,購買等值的Steam充值卡,某寶上大概只要2000元出頭。 (圖源淘寶App截圖) 但是,Steam充值卡同樣有風險。一般比較常見的是黑卡,指商家使用盜刷信用卡等非法方式支付的充值卡,被Steam發現后自然會封禁賬戶。目前國內商家提供的Steam充值,大概模式是他們在海外渠道購買灰色產業鏈的充值卡,通常以加密貨幣方式交易,海外渠道則提供實體卡刮開后的密碼圖片。在充值到賬前,國內商家自己其實也無法確認這些充值卡是否有效或者使用過。 因此,這類充值交易,商家會要求國內買家提供Steam賬號密碼、令牌碼或者用這些敏感信息登錄他們自己搭建的充值平臺。這個步驟,當然也會存在一些風險。 余額充值除了用充值卡,還存在一種“倒余額”方式。它的原理在于Steam提供了社區市場,玩家之間可以用它來交易各類游戲道具。同時,部分第三方平臺(比如網易Buff、Steampy等)也有Steam游戲道具交易功能。也就是說,如果一件道具在第三方平臺上的價格低于Steam社區市場,那么就存在套利空間。玩家從第三方平臺購買道具,再放在社區市場賣出,就能獲得比實際支付金額更高的Steam余額。 不過,這種倒余額的方式過程較為繁瑣,時間成本很高,還得尋找到合適的套利道具。而Steam Deck售價四五百美元,想靠道具來慢慢充值余額,難度還是挺大的。 部分某寶商家也通過這種機制提供了充值服務,通常是玩家在Steam社區市場中高價掛售某件道具,商家下單購買,玩家就變相獲得了想要的余額。但這種方式還是存在風險,一方面商家的余額來源不明,另一方面是道具價格遠高于正常價的話,可能會觸發Steam風控。 (圖源淘寶截圖) 不難看出,購買Steam Deck的第一步就對國內玩家非常不友好,也是海淘過程中最容易出現資金損失的步驟。而如果能解決以上問題,那就能進入到轉運流程中。這一步主要的問題在于時效,受限于航班數量,很多發往國內的貨物都排隊中。而即便抵達國內關口,清關也會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高價買現貨?一樣有煩惱看到這里,你可能已經對海淘Steam Deck心生退意了。相比費時費力、充滿不確定性的海淘過程,直接買現貨似乎是個省心省力的好選擇。只是,這項入手Steam Deck的方式,同樣也不完美。 現在國內的Steam Deck的現貨數量仍然不多,屬于賣方市場,商家約等于黃牛,實際價格遠高于原價。小雷在某寶上了解了下,目前64GB Steam Deck的現貨價格為4388元左右,比原價高了1500元左右。而在轉運途中的預訂Steam Deck,價格約為3700元,但發貨周期通常都在一個月以上。 (圖源淘寶截圖) 就Steam Deck產品本身來說,無論是它的配置還是定價,以及軟硬件優化等方面,都可圈可點。從性價比的角度來看,它也是一款相當出色的產品。只是,這些都是建立在玩家能原價或者少量溢價買到的前提下,如果以比原價高得多的價格入手的話,則違背了追求高性價比的初衷。 隨著芯片技術的迭代,現在其他掌機品牌也推出了更多產品,玩家的選擇更加多了。AMD今年發布的R7 6800U,集成了性能強勁的12CU RDNA2 GPU,游戲性能大幅上漲,已經超過了Steam Deck上定制的AMD芯片。而現在市面上已經部分6800U掌機上市,有的512G版只要5000元出頭,同樣頗具性價比。 游戲掌機,并不適合所有人游戲產業中,掌機是很古老的產品。只是,傳統御三家主機廠商中,除了任天堂,另外兩家都把重心放在家庭主機上,放棄了掌機這一形態。而Switch說起來是掌機主機二合一產品,它的成功源于任天堂開掛般的游戲制作能力,產品本身的硬件配置其實乏善可陳。 而除開Switch,目前市面上的掌機多以電腦掌機為主,Steam Deck雖然發布的晚,但已經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機型。Steam Deck以及Windows掌機,主要的賣點就是能把海量的電腦游戲轉移到便攜平臺上運行。玩家不用坐在電腦前,可以隨時隨地玩PC大作。 (圖源Steam官方) 但這種便捷背后是有代價的,比如掌機成本和價格很高,很多Windows掌機高配價格近萬元,趕上了高性能游戲本,仍然無法流暢玩很多性能要求高的大作。另外,掌機的體積和續航很難做得讓人滿意,像Steam Deck重量高達666克,比兩臺Switch加起來還重,和隨時隨地無壓力暢玩還是有差距的;而部分以輕薄為賣點的電腦掌機,實體游戲續航可能1小時都不到。 因此,總的來說,Steam Deck以及其他游戲掌機,并不適合所有玩家。像Steam Deck的受眾,應該是Steam重度用戶,有巨大的PC游戲需求,同時能夠接受這款掌機在續航、體積、兼容性等方面的缺點。 現在,Steam Deck的產能還在繼續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國內現貨的價格會越來越合理。如果你真的想要入手一臺Steam Deck,不妨再等等看。如果你動手能力強,并且熟知且能承受Steam Deck海淘過程中的各類風險,也可以自己試試看。只是,對普通玩家而言,觀望還是當下最穩妥的選擇。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