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ebshell
這是“黑客”在web網站留下的網頁后門程序,一般由一些網頁程序編寫,來執行一些特殊的功能。如PHP、ASP等。如它可以執行某些命令,如果web網站管理員對服務器權限設置出現漏洞。“黑客”可以通過它,直接進行網站的文件管理,如果權限足夠大,“黑客”還可以進行該服務器的磁盤管理,注冊表讀取,數據庫管理及添加超級用戶等等。
2、網頁木馬
即在“黑客”拿到某臺web服務器webshell后。植入在此服務器的病毒程序。也就是常說的掛馬。(目前很多的網站攻擊都是有目的性的掛馬,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網頁木馬一般是利用系統(一般是IE瀏覽器)漏洞,執行程序內代碼達到下載木馬病毒文件或者廣告程序。一旦有IE漏洞的用戶瀏覽被掛馬的網站,就會中招。
3、小馬
簡單短小的webshell程序。或者說是能達到特定功能的網頁頁面。小馬的目的一般只有一個,即在web服務器上新建一個文件,來達到某種特定的功能。如上傳文件。一般用來上傳大馬之用。小馬由于代碼短少,體積。ㄓ行┚W站對用戶所上傳文件大小有所限制)所有應用廣泛。
4、大馬
功能比小馬強大,如果web站點系統配置上出現的疏忽漏洞,就可以執行如文件管理,磁盤管理,數據庫管理,注冊表讀取等等(只要權限足夠大)……當然它的體積要大很多。通過大馬本身的功能再加上統配置上出現的疏忽漏洞,就可以拿到更高的權限!來達到控制web服務器的目的!
在此有必要提下,很多的教程中一般是先上傳小馬,再傳大馬。只要是網站沒限制,也可以直接上傳大馬。小馬一般只是在受限的條件下才使用。
5、注入
由于程序員在編寫代碼的時候,沒有對用戶輸入數據的合法性進行判斷,使應用程序存在安全隱患。用戶可以提交一段數據庫查詢代碼,根據程序返回的結果,獲得某些他想得知的數據,一般通過服務器的報錯信息得到一些敏感信息。注入只針對于與數據庫有交互的頁面!
6、注入點
即存在注入的頁面。一般和數據庫有交互,或者說有調用數據庫的過程發生。
7、cookie
又名“小甜餅“簡單來說,Cookie就是服務器暫存放在你的電腦里的資料,好讓服務器用來辨認你的計算機。當你在瀏覽網站的時候,Web服務器會先送一小小資料放在你的計算機上,Cookie 會幫你在網站上所打的文字或是一些選擇都記錄下來。當下次你再訪問同一個網站,Web服務器會先看看有沒有它上次留下的Cookie資料,有的話,就會依據Cookie里的內容來判斷使用者,送出特定的網頁內容給你,沒有就在你的電腦上寫入cookie(前提是IE是接受cookie的)。
比如小組的論壇,當你登陸后,就會在你的電腦上寫入cookie信息,當你下次訪問時,就能返回已登陸狀態。當然,cookie也很容易泄密。建議定期清除cookie信息。
8、cookie欺騙
由于目前許多的論壇都使用了cookie技術以避免多次輸入密碼,所以只要對服務器遞交給用戶的cookie進行改寫就可以達到欺騙服務程序的目的!
比如,假如把cookie的值修改成管理員或其他更高權限。就可以輕松欺騙服務器,達到提權的目的,當然,cookie也可以配合跨站等技術進行。
9、XSS跨站
它指的是惡意攻擊者往Web頁面里插入惡意html代碼,當用戶瀏覽該頁之時,嵌入其中Web里面的html代碼會被執行,從而達到惡意用戶的特殊目的。XSS屬于被動式的攻擊!
攻擊者一般會構造一些特定的html頁面來達到XSS的目的,比如掛馬,甚至構造一個讀取Cookie的頁面,就能讀取用戶的Cookie信息,一旦有管理員權限的用戶點擊,攻擊者配合Cookie欺騙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10、Google黑客
利用google的強大搜索功能,來獲得一些站點的敏感信息。比如網站內部鏈接,內部文件等等!
常用語法:
intext: 網頁正文內容
intitle:搜索網頁標題
filetype: 搜索網頁文件類型 如filetype: doc即搜索DOC文件
info: 查找指定站點的一些基本信息.
inurl:搜索我們指定的字符是否存在于URL中,一般用來搜索后臺頁面或找SQL注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