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郭艷慧 作為中國互聯網發展中風頭最勁的領域,網紅經濟在2021年伴隨著頭部主播的風波不斷,受到公眾格外關注。辛巴因“假燕窩”“封路直播”“限流喊話”幾次成為熱議話題;李子柒自7月停更至今,與合作公司的權益糾紛仍未塵埃落定;12月,薇婭因偷逃稅款被罰13.41億元,繼雪梨、林珊珊因偷逃稅款被罰之后再次引起輿論嘩然……網紅經濟高歌猛進的背后,也在歷次風波中暴露出不少隱患。 得益于視頻和網絡等技術發展,近年來網紅經濟優勢凸顯,尤其在疫情背景下彌補了線下實體產業鏈的不足。網紅經濟在延伸傳統消費場景,方便群眾生活的同時,為就業群體提供了大量崗位,成為社會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電商直播、內容自媒體等網紅經濟形式吸引了大批從業者入場,各平臺相繼推出扶植計劃,從事網紅經紀的MCN機構也迎來了從2015年150多家到2020年2萬多家的井噴式增長。 野蠻生長中,網紅經濟隱憂漸顯: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業務數據造假、利益分配矛盾、從業人員素質無從把關等亂象滋生,難免消耗業態潛力,掣肘行業發展。從行業內部規則到外部制度監管,狂奔的網紅經濟要走上規范專業化道路,仍有待相關規章制度的落實完善為之修正軌道、劃定方圓。 今年以來,部分關于網絡營銷的管理辦法與從業規范逐步落地,為網紅經濟模式的規范化操作提供了參考。4月,七部門聯合發布《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為直播營銷活動從業者明確了年齡限制和行為紅線。9月,文旅部發布《網絡表演經紀機構管理辦法》,正式將直播活動的各主體納入管理范圍。根據《互聯網營銷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互聯網營銷師職業技能等級從一級到五級不等,晉級需經過系統學習考試和從業年限認證……這意味著監管部門在規范業態層面開始邁出腳步,為打造行業標準、培養行業人才提供制度支撐。 網紅經濟如何健康有序發展?作為利益共同體的網紅與MCN機構、商家與平臺,撥開紛繁亂象,共建行業內部規范,合理分配利益蛋糕,才能謀共贏、得長久。行業規范上,商家、機構、平臺要明確自身職責,做好產品服務質量把關,維護好私域流量,提升技術服務;利益分配上,既要保護“李子柒”“李佳琦”們的熱情,又要體現機構專業服務價值,尊重平臺工具角色功能。如此,多方主體夯實責任、發揮優勢,補齊業態發展短板,方能實現精細化運營,增強網紅經濟的生命力。 糾偏網紅經濟的不良傾向,監管部門要拉緊韁繩,為行業健康發展構建更加完善的頂層法律法規體系,在既有外部制度規范的基礎上,結合業態特征與存在問題,進一步完善稅制體系,暢通監察渠道。未來,政府仍要監控業態發展動向,彌補制度漏洞,強化行業行為規范,在“放”與“管”中把握分寸,既要提供容錯空間,也要劃定制度紅線,提升治理效能,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從野蠻生長到規范專業,期待網紅經濟能夠穿過喧囂,多方主體都成為經濟發展的貢獻者、新興業態的獲益者,共同擁有一個可及的明朗未來。 來源:半月談新媒體 監制:孫愛東 主編:王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