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電商君來源:電商報Pro(ID:kandianshang) 比如說,“指尖上的電商”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的同時,反潮流而來的“智能客服”卻成為很多人線上購物時最大的煩惱。 聽不懂人話的“智能客服”讓消費者傷透了心! 科技為人類社會指明了新的方向,也帶來可怕的反噬力量!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各大電商平臺的客服幾乎都換上了智能客服。 在你因為產品問題急切的需要和客服溝通時,拔通電話后,你通常會聽到以下不疾不徐的語音提示: “業務查詢請按1,充值與**請按2,業務辦理請按3,密碼服務與停復機請按4……”一直聽到請按9,才是人工客服。 人工客服被有意放到了最后,沒有一定的耐心早就聽不下去了;而且,就算你非常有耐心地拔打了人工客服的電話,得到的通常還是這樣的語音提示: 人工客服忙,請耐心等候——結果,經過N多次的耐心等候以后,神秘的人工客服還是沒有出現。 于是重新拔號、漫長的語音提示、毫無希望的請稍候……你的生命正在經歷著噩夢一樣的輪回。 沒有辦法,只能找智能客服了。問題是:打著智能旗號的智能客服卻一點都不智能! 不僅不智能,還一個個蠢出了天際! 有些智能客服根本就聽不懂人話,你心急火燎地和它溝通了半天,發現還是說了個寂寞。 有些智能客服只知道機械地捕捉你的只言片語,然后在對話框里彈出不解決實際問題的所謂解決方案。 有些智能客服還會很客氣地對你說:對不起,你的問題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圍! 聽不懂人話的“智能客服”,真是讓消費者傷透了心!也獲得了很多人的集體吐槽。 有統計顯示,從2020年以來,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智能客服的相關投訴就超過2000條! 大多數人的留言是這樣的: 最討厭打客服電話的時候接電話的是智能語音! 我只想有最快的人工客服,如果機器人能解決的問題我何必找你人工? 每次有問題問客服都是機器人,答非所問的,真的很惱火! 既然智能客服這么不智能,一些平臺為什么還是這么喜歡用智能客服? 為什么大平臺都愛用智能客服? 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回想一下。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什么商家和品牌都這么“偏愛”智能客服?不僅是電商領域,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大多數行業,銀行啊、超市啊、各大品牌的官網啊,都不約而同地引入了越來越多的“智能客服”。 此亦無他,唯省事爾! 想想看,如今一些主流電商平臺的日活動輒幾億,這么多的流量之下,平臺的交易量也一直保持著高位態勢,由此產生的售后問題也層出不窮。一些大的平臺,一秒鐘打進成千上萬通電話都不夸張。 如果平臺使用的都是人工客服,就意味著要招進更多的人付更多的工資,買更多的保險,請更多的培訓師! 而智能客服雖然號稱高科技產品,實際上只是一個相對缺少科技含量的軟件或程序,在成本比人工客服要低得多的同時,只需要提前輸入相關的客服程序,還不用花時間和精力對它們進行上崗培訓。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效率上,智能客服比人工客服高多了——有一項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該銀行一個人工客服一天最大的服務量是完成了250通客服任務;但是你們猜猜智能客服一天能達到多少的服務量?1.35萬通!高峰的時候甚至一天可以接近2萬通電話! 當然這當中也包括很多人在溝通過程中發現對面是智能客服時,馬上就一言不合地掛斷了電話! 對利潤已經在不斷攤薄的平臺而言,放棄人工客服,轉而選用智能客服,實在是最佳選項!最近,有兩個平臺率先發出了同一個信號:不要智能客服,只要人工客服! 所以,盡管平臺自己都知道這樣的智能客服并不智能,也知道它們解決不了用戶關心的實際問題,還是義無返顧地將更多的智能客服派上了用場。 電商風向變了,這兩個平臺釋放出了同一個信號! 在豐富多彩的路上,有人逆潮而動,就有人發出另外的聲音!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這個“數字人”和之前的智能客服是不一樣的。第一個平臺是京東,最近,京東宣布22歲的“數字人”已經在京東客服上崗了。 有哪些不一樣? 這個“數字人”是京東花了三年時間精細打造的,它在功能上可以做所有人工客服的事,不僅能夠處理所有復雜的客服事件,還能模擬真人的聲音:一句話,如果對方不說自己是數字人,你真的以為自己就在和真人說話。 有人說了:什么數字人?不過就是更高級一些的智能客服! 別急,另一個平臺的做法簡直讓人感動到落淚。 這個平臺就是唯品會。 實際上,早在今年的雙11,唯品會就已經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今后取消所有智能客服,全部改為人工客服。 而且,對于人工客服,唯品會還發布了一條更硬核的要求:客戶在**工客服的電話時,人工客服必須在30秒內給出回復! 從智能客服改為人工客服,看上去只是兩個字的差別,但是差別還是太明顯了。 改為人工客服后,唯品會的客服團隊急劇擴張,規模比之前大了一倍,由此導致公司成本的大幅上升。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改回人工客服后,唯品會的購物體驗的確提高了不少,很多消費者都反映:最近打唯品會的客服電話,一打就接通了,而且事情處理得非常令人滿意。 而在唯品會全部使用人工客服后,公司的業務也在直線上升,這說明,消費者對這個新的變化是認可的,并且用腳做出了投票。 這兩家平臺的做法說明了什么?電商的風向變了,由之前的平臺主導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 也就是說,任何不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平臺,不管它現在做得多大,都有可能最終被用戶拋棄。 當然,唯品會現在的規模還比不上頭部電商平臺,目前它在客服的數量上和頭部平臺也不可同日而語。從這個角度而言,要想讓所有頭部平臺都換回人工客服,成本的確太大了,大到平臺都不能承受。 所以,最適當的做法是:能不能根據平臺的業務量,科學的配置人工客服和智能客服的比例,而不是總是在所有時間,都將人工客服該干的事,扔給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智能客服?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