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孟 社區團購成為風口之后,“即時零售”成了資本巨頭們新的關注點。 從線上到線下,長途物流之外,同城、短距離送貨到家,成為新老電商們的新戰場。 厚積薄發的京東,自然也沒有錯過。 ![]() 兩年增長100%,但京東到家還不夠“快” 6月8日,達達集團發布了2021第一季度的未經審計財務報告,報告顯示,達達第一季度營收17億元,同比增長52%,高于市場的一致預期。 達達旗下的即時配送平臺達達快送,一季度營收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1%;即時零售平臺京東到家,一季度營收8億元,同比增長53%,兩年復合增長率近100%。 此外,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個月里,京東到家的平臺交易總額(GMV)為281億,同比增長79%,平臺活躍消費者4610萬。 這樣的增速,對于達達而言,已經是比較快的。由于超出市場預期,達達的股價在6月7日美股盤上上漲了4.9%。 達達集團與京東的關系十分密切。 2016年,京東到家與達達合并,京東占股47.4%成為最大股東,此后的4年,達達年年虧損,京東卻繼續投資,加持其占股。 今年3月22日,京東以8億美元認購達達新發行的普通股,交易完成后京東的持股將占到51%。 ![]() (截圖來源:達達集團官網) 毋庸置疑,達達現在屬于不折不扣的“京東系”。 經過多年的積累,京東商城和京東物流,已經成長為龐然大物,但在“細枝末節”上卻還難以深入。 社區團購火了之后,京東生鮮入局相對較晚,但憑借京東到家這一即時零售平臺,京東的新零售業務進一步擴展。 即時配送,即時零售,關鍵點都在一個“即時”,也就是要快,下單后立刻送到。 而達達集團,是一個即時配送與即時零售平臺服務商,京東不僅為其注入了資本的血液,也帶來了流量、供應鏈和物流技術等支持。 背靠京東,京東到家有現成的流量入口和物流網絡;協同達達快送,平臺和渠道商的訂單履約也有保障。和一些生鮮電商的配送服務相比,京東到家能夠做到更快。 但是,它還不夠“快”。達達的營收增長速度固然可觀,卻依然處于虧損的狀態,和營收相比,它虧損的速度甚至更快。 顯然,達達集團也不滿足于現狀,其首席財務官表示:預計第二季度京東到家的增速將突破80%,并在2021年下半年實現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加速增長。 ![]() 同樣一小時到家,京東到家為什么更強? 現在,在網上買生鮮非常常見,網購下單一小時內就送到家,也已經成為現實。 實現一小時內送到家,即時零售十分重要。 去年,阿里通過餓了么開啟即時零售業務,而美團也加緊了對即時零售的業務升級,目前由美團閃購承載。 2020年疫情催熟了社區團購,卻令實體超市門店陷入萎縮,為了自救,它們不得不尋求數字化轉型,發展線上銷售渠道。 京東是最早布局即時零售的互聯網巨頭。而前幾年,即時零售平臺的對接目標正是各大實體商超。 現在社區團購如火如荼,與之相比,商超的優勢在于穩定的供應鏈和更好的服務。如果有多元化的線上渠道、高效的第三方配送平臺,它們就能重新煥發生機。 京東到家扮演的,正是第三方送貨到家的角色,提供線上銷售和配送服務,只送不賣;而其他的社區團購平臺,一般都包攬了賣和送。 所以,傳統的實體商超可以聯合京東到家,實現數字化轉型,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減少訂單缺漏、錯誤,增強履約能力;京東到家也可以充實平臺上產品門類,吸引更多用戶。 經過多年的積累,現在京東到家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服務系統。 比如,達達自主研發的中臺系統——海博系統,集營銷、商品、用戶、履約、數據五大模塊于一體,可以助力零售企業的全渠道數字化進程,提供多種解決方案。 目前,京東到家已經在2200多個大中型連鎖商超門店部署應用,最近還簽約了近30家百強及區域龍頭級的商超,合作的百強超市已經達到75家。 ![]() (截圖來源:京東到家APP) 早早入局的先發優勢,成熟的服務體系,京東的戰略支持,都令京東到家在即時零售的路上一騎絕塵。 除此之外,和阿里、美團相比,現在的京東到家還能與其他競爭者“握手言和”。 4月22日,每日優鮮和京東到家達成配送端的合作,達達快送的騎手資源,可以彌補每日優鮮配送運力的不足,而京東到家也可以完善供應鏈,解決商超線上履約能力不足的問題。 從競爭到合作,多一個伙伴少了個敵人,京東到家還拓展了業務,此后,它還能與更多社區團購電商合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帶給京東到家的,不僅僅是流量,還有各大品牌商,3C產品、服飾、美妝等各種品牌。 品牌商入駐即時零售平臺,意味著用戶可以在平臺上購買更多種類的商品,不僅僅是生鮮,下單其他商品也可以在一個小時內送到家。 對于消費者來說,體驗過一小時到貨之后,就再也難以忍受兩三天后才收到快遞了。 即時配送產品的多樣化,讓平臺有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也讓更多實體零售行業看到了數字化轉型的方向。 目前,美團閃購、餓了么也在迅速擴展品類,美團甚至有了做電商的想法。而在此之后,將會是平臺服務能力的新一輪博弈。 ![]() 新賽道出現,“微距電商”時代已來臨 京東到家在行業中的優勢主要有這么幾點: 與京東關系密切,擁有資金、技術、流量等資源;入局早,經驗豐富,已經占據第一的市場份額;擁有成熟的服務體系和解決方案;在業務上與社區團購重合面小,競爭壓力較小,差異化明顯。 可以說,現在的即時零售平臺中,京東到家的地位是難以撼動的,在之后的擴張中,它極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阿里和美團的入局,雖然慢了一步,但現在格局未定,為時不晚。這兩大巨頭也擁有強大的實力和資源,可以在短時間內搭建起平臺業務。 面對這兩大強敵,京東到家不能掉以輕心。 此外,京東到家仍需要不斷“加速”。目前,達達集團依然處于虧損狀態,主要在于平臺營銷、引流、內部服務成本等,要扭虧為盈,就需要進一步擴大品類,加速營收增長。 為此,京東到家仍需要繼續加深與京東的多渠道合作,繼續與品牌、門店的合作,向多品類、多場景擴展。 除了場景和品類,“下沉”也是不容忽視的方向。 截至2020年底,達達快送業務已經覆蓋了全國2700多個縣區市,京東到家業務覆蓋全國約1400個縣區市。 ![]() 除了高消費的一二線城市外,消費潛力廣闊的下沉市場,也能夠繼續開發。 多品類、一小時內送達,對消費者而言,隨便在網上買什么都能迅速送到家,能不香嗎?如今這塊新的需求,也成為了互聯網平臺新的流量入口。 以后,會有更多實體零售行業開通線上渠道,同城配送網絡也會更加成熟,有京東到家的先例,無論是傳統電商還是社區團購,都會迅速入局、加碼即時零售。 京東到家提出了“微距電商”的新概念,以“萬千好物,即時可得”來詮釋它,這是電商行業走向精細化的體現。 “微距電商”的競爭,對電商平臺的服務能力要求更高。而在未來,京東到家面臨的挑戰也會越來越多。 但不管如何,受益的都是消費者。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