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泰科技加入“果鏈”:24.2億元收購歐菲光特定客戶業務 《投資者網》謝瑩潔 5月10日,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聞泰科技”)宣布正式接手蘋果第三大攝像頭模式供應商。也正是在這一天,聞泰科技以77.87元/股的盤中價格,創一年來新低。 這并不奇怪。當日,公司宣布多名股東已減持6073.58萬股公司股份,疊加第四季度業績下滑,市場不免恐慌。 聞泰科技股價搖擺背后,是智能手機在海內外市場的增長紅利漸消,其所在的ODM服務(所謂的“貼牌”)行業因此遭遇沖擊,而公司也宣布“從ODM服務公司向產品公司轉變”。 部分業內人士表示:“受上游器件漲價等因素影響,聞泰科技業績暫時承壓,未來將實現收購帶來的協同效應”;也有觀點不看好公司未來:“公司涉獵領域過多,資金不足,商譽過高,將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債務與商譽壓力 聞泰科技是全球最大的ODM廠商。2015年,聞泰科技借殼上市,并在2018年至2020年,陸續收購安世半導體。 公開資料顯示,安世半導體脫胎于 2016 年恩智浦( 前飛利浦半導體) 剝離的標準產品業務部門,在二極管、晶體管、ESD保護器件、邏輯芯片、MOSFET(金氧半場效晶體管)等細分領域保持行業前三。 隨著安世半導體正式并表,聞泰科技業績迎來大漲。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為517.07億元,同比增長24.36%;歸母凈利潤24.15億元,同比增長92.68%。 而與此同時,聞泰科技也為之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截至2020年末,公司商譽賬面原值為226.97億元,減值準備為0元。其中214億元為收購安世半導體交易所形成。 據收購預案披露,聞泰科技預計5年內要還清境內50億元并購借款,還款來源為上市公司的盈利和目標公司的盈利分紅。安世集團同時還背負境外銀團借款 56.32 億元。 也就是說,對于聞泰科技而言,能否穩定盈利將是生死攸關的挑戰,但依靠主營業務似乎希望渺茫。 2020年年報顯示,聞泰科技通訊業務營收達到417.95億元,同比增長5.05%,低于機構預測的40%左右的同比增速。 資本市場正在“用腳投票”。今年5月10日,聞泰科技盤中觸及77.87元/股,創一年來新低。截至5月20日,該股報收86.21元/股,市值1073億元,今年股價累計下滑13%。 收購安世半導體期間,聞泰科技曾發布定增募資,知名私募人士葛衛東合計認購8億元。據不完全統計,葛衛東投資已累計虧損約1.24億元。 單季業績下滑 聞泰科技主營業務滯漲背后,是智能手機在海內外市場的增長紅利漸消。2017年至2020年,手機出貨量從4.91億臺下跌到3.08億臺,累計下降20.8%。 尤其在2020年第四季度,受美國對中國高科技公司制裁影響,我國主流手機廠商出貨量減少。數據顯示,華為四季度出貨量僅3200萬部,同比下滑約40%,行業存量競爭下,全行業都在尋找新的機會。最近,LG集團宣布將退出手機市場。 而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競爭者加入了聞泰科技所在的賽道。前有立訊精密收購蘋果手機代工公司,后有領益智造與華為手機組裝廠商成立合資公司。今年3月中旬,藍思科技為小米代工的首臺智能手機正式下線生產。 在此背景下,聞泰科技市場份額無疑受到擠壓。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單季營收為133.66億元,同比下滑32.17%;單季歸母凈利潤為1.56億元,同比下滑78.4%。 2021年一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小幅增長2.6%,約為6.5億元,但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3.95億元。 此外,公司ROE、毛利率、凈利率相比2020年一季度均有所下滑。凈資產收益率(加權)從3%降至2.21%,毛利率從17.75%降至15.55%,凈利率從6.13%降至5.44%。 另外,截至2020年年末,公司存貨達到61.3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6.78億元上升,存貨周轉率從2019年的10.21倍下降至7.42倍。 聞泰科技投資回報、盈利能力為何會出現下滑?《投資者網》就相關問題致電致函公司證券部,等待一周仍未獲回復。 轉型“產品公司” 2020年下半年至今,上游元器件漲價潮愈演愈烈。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二季度以來,已有超30家半導體公司因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宣布漲價,漲價幅度在10%-30%之間。 為了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聞泰科技開始轉型。 在安世半導體并表后,其在汽車產業鏈中的定位發生了變化,原來它通過TIER1(車廠一級供應商)向整車廠提供相關部件;而今與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建立合作關系。 2020年年報中,聞泰科技提到:“2020年,通訊業務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公司從ODM服務公司向產品公司轉變。” 實控人張學政也公開表示:“新一代信息浪潮的代表性技術是 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其基礎和核心就是芯片、半導體技術。而在主要的半導體終端應用中,汽車電子的增速是最快的,也是聞泰科技押注的重點。” 與此同時,聞泰科技還在布局手機上游產業鏈。今年2月7日其公告稱,擬收購歐菲光持有的廣州得爾塔影像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該項收購總價為24.2億元。5月10日,聞泰科技正式接手廣州得爾塔。 公告顯示,廣州得爾塔屬于蘋果第三大攝像頭模式供應商,其攝像頭模組占蘋果手機攝像頭整體訂單量的15%。 有投資者對此向管理層提出疑問,為什么明知境外有特定客戶取消訂單還要進行收購,會不會導致商譽減值? 5月21日,聞泰科技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此次收購是凈資產收購,沒有形成商譽。特定客戶是在3月31日停止了該業務。但我們接手以后,已經和其重新建立了聯系,而在并購之前,與特定客戶進行了深入交流,對方也認可聞泰的收購。” “安世半導體能夠支撐現有的商譽。盡管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毛利率小幅下滑0.51%至27%,但商譽減值更多的是基于未來的盈利情況,確定商譽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暫時性的業績下降并不必然導致商譽減值。” 股東減持與解禁 為了順利完成轉型,公司屢次向資本市場伸手。Wind數據顯示,公司2015年上市以來累計募資300.78億元,但累計分紅僅1.81億元。 而對于聞泰科技的轉型戰略,市場眾說紛紜。 天風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陳俊杰表示:“看好公司未來從手機向汽車多方向智能硬件及半導體延伸,實現收購帶來的協同效應。隨著公司完成與下游客戶老項目訂單,公司ODM業務將逐步擺脫上游器件漲價帶來的利潤率壓力。” 也有市場人士對此評價稱:“聞泰科技產品在市場上名氣不大,短短幾年一直在搞資本運作,涉及經營領域很多,跨界較大。” 部分股東似乎對此頗有擔憂。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基金機構合計持有聞泰科技3484.4萬股,相比2020年年末的5845萬股有所下滑。 5月10日晚,聞泰科技公告,康旅集團、云南融智、云南工投于2020年7月21日至2021年5月6日,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減持6073.58萬股公司股份,占總股本的4.8781%。減持后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 實際上,從去年8月至今年3月,公司前十大股東已經累計減持超過9000萬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28日,聞泰科技6838.12萬股將迎來解禁,解禁市值約為54.98億元,涉及的股東包括合肥芯屏產業投資基金,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益昭盛投資合伙企業等6家投資者。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