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產品運營這個職位,但往往很多人身在其職的時候都是抱著“為了運營而運營”,這樣形成的結果基本都是不盡如人意。一個真正的產品運營是應該抱著對“產品負責”的心態從事工作的,那么我們要怎么才能做到對產品負責的狀態下運營產品呢? 1、走進客戶群體 干哪一行就愛哪一行。如果你正在做一款家具類產品運營,那么你該做的就是跟設計師、裝修公司、業主成為朋友,沒有深入理解把握用戶需求并且反饋到產品,那么你的產品就是閉門造車。中國很多傳統行業轉型互聯網都會有這個通病,喜歡自嗨。 運營需要對產品進行深度理解,同時也要對目前市場有個清晰的理解,明白產品針對的用戶,處于市場哪個階段,如何獲取這些用戶并留住他們,如何從中獲取價值等等。 2、人脈資源整合 運營的本質是做資源整合。把你商業閉環中每個環節的相關或者同類的人脈畫上去。那么對于一個非小白已有運營經驗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對每個可能未來做整合的資源做梳理和分類。不過前提是一定要有某個聚焦目標,這個可以是一個吸粉活動、一個換量、也可以是一次線下聯展,最關鍵的是大家共贏,互不沖突。 3、目標聚焦,任務分解 運營既對內又對外,需要承擔的目標太多,特別是小公司,基本上都是把運營當市場、銷售來做,出現又要對銷售額負責,又要對數據負責,往往會迷失,不能形成合力。 在制定KPI的時候,針對一個大目標,特別對于產品尚未成熟,盈利模式不清晰的創業型團隊來說,圍繞一個目標干,先不考慮那么多才是最可能達到的。把你的運營團隊每月把當月的運營目標和具體工作項列出來并擬定項目進度表張貼到小黑板上,對應節點進行負責人簽字,這種傳統而有效的公布欄管理方式實戰中非常有效。 4、產品運營的重點手法 不管是在百年基業的大品牌還是在新出茅廬的小眾品牌做產品運營。我們都應該懂運營中最重要的三點:“拉新、留存、促活”。 拉新:就是為你的產品帶來新用戶。帶來新用戶的手段和途徑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策劃和制造一個具有傳播性的話題和事件,可以是投放廣告,可以是居于站內做個活動,還可以是通過微博、微信。因而,在拉新的層面上,一個運營可能會涉及到以上各種手段中的一種或多種。 留存:就是要通過各種運營手段確保用戶被拉到你的產品和站點上之后,最終愿意留下來跟你一起玩。留存所對應的指標叫做留存率,再細一點,還可以再細分為次日留存、7日留存等等。一個產品最悲催的情況莫過于,砸了大量銀子和資源把用戶成群結隊的引進來,最后卻發現用戶的留存低得可憐。 提升留存的方式,同樣是多種多樣的,在這個社會上,女士要比男士受歡迎,你可以扮成一個萌妹紙跟你的用戶們搭訕,可以張羅出一批無節操無下限的活動或任務來讓你的用戶進來就可以玩得很開心,還可以創造出一大批有干貨有料的內容分享給你的用戶。 促活:即“促進用戶活躍”說俗一點,就是讓你的用戶愿意更頻繁、更開心的跟你在一起玩。通俗的講,即讓用戶在已有的基礎上還可以跟你一起玩得“更High更爽更持久”。這里可干的事同樣很多,包括構建用戶模型,沉默用戶召回,用戶激勵體系的創建和完善等等。 作為一名運營者,你所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拉來用戶,留住用戶。 5、產品運營中需要的四大意識 1、成本&產出 運營是有成本的,時時刻刻有成本意識對于個人成長很重要。 成本包含:人力、渠道、設備……,如果你走出大公司,自己去創業,你就會發現成本的束縛。但也唯有在成本的束縛下,你的產品才能夠真正的成功。在大公司的產品經驗,要注意你的渠道投入是否大于你的產出,既使是自有的渠道不要,你也要對應成是賣給其他公司的,另外你的產出是否大于公司平均水平。如果不是,對不起,你的產品很可能會被淘汰。 對于產出,公司上下每個人都盯著,其實你反而可以放開手腳大干特干;但同時在定價時候,有時候適當的漲價也許你的產出會更大,而不是一味的考慮降價。 2、聚焦&細分 毋庸置疑細分市場細分運營會使得效率最大化。但現實是什么?我們最大化了么?沒有。為什么?因為很多我們首先聚焦都沒做好,而細分后運營力量又跟不上,導致效率沒有最大化,反而不如踏踏實實做好聚焦。 對于移動互聯網來講,聚焦相當于是一個頁面,你能否包容不同用戶的需求,同時讓用戶在你的網站里迅速找到自己的需要?雖然手機上展示空間沒PC側廣,但一般是足夠的。當然理論上你做成定制的,比如新用戶進來是什么頁面,老用戶進來是另一個頁面。比如以前廣東流量占比一直在30%以上,我們會做廣東用戶進來頁面。最開始往往是好的,但結局往往是很悲慘的。1分為2,為3或者更多后,運營力量是否跟得上?成本的投入是否大于產出?真正做好聚焦的內容,往往絕大部分用戶都喜歡。好的產品在不同的渠道位置,往結局都是好的。就怕你推薦錯誤的產品,以及更新維護不到位的產品。 堅持做細分的原則:如果你能保證細分為二后每天運營更新的力度和聚焦時是一樣的,那么你已經具備條件。 3、效率&量級 運營即效率,效率即生命。是每個產品運營經理必須時刻牢記于心的。而量級是KPI,是光輝的數據。 前陣子看到一篇《騰訊,到了該創新的時候了》的網文,雖然創新方面的觀點不敢茍同,但其中有個數據表:歷年的QQ在線人數和騰訊的盈利放在一起,通過這個數據說明了:騰訊的盈利和QQ在線人數成正比關系。在平均用戶消費這樣的關鍵指標上,騰訊10年沒有進步。實際就是光鮮的數據背后,產品運營沒有提升。 但反過來我們看某個產品,你是否曾熟識?是不是當效率還不錯,后來隨著推廣的加大,效率反而降低了?為什么? 效率跟不上量級的增長,意味著成本的投入有浪費,目標用戶定位不準。勢必有很多無效用戶,以及加大的流失率和部分用戶對產品的失望。 而效率才是衡量一個產品運營經理的真正價值所在。 4、前奏&高潮 最后說下前奏和高潮。 很多時候我們的焦點都在關注高潮上,高潮固然重要,但做好前奏會更有利于高潮的爆發。 產品運營的前奏實際是不斷的預熱預熱再預熱,讓用戶先有所了解有所期盼,并且到最終使用過程中很潤滑。這樣效率值才會更高。高潮才會更高。 產品運營不要寄希望于最后一擊命中用戶真實需求,而重點應該是穩定的有效的一步一步的接觸、引導、嘗試、認知、滲透、熟悉的過程。前奏做好潤物細無聲,高潮才會自然而來。 運營是一個入行門檻很低的工種,入行門檻低就意味著整個人口基數大,所以競爭會非常激烈,你每上升一個段位都要歷經時間或者金錢的積累。運營是最像打仗的了,你一開始就是個小士兵,然后慢慢你開始成為老兵,開始指揮一個小班,繼而指揮一個連、營、團...十萬人里面,最后就出一個將軍,而當你成為將軍的時候,你的勝利是拿人命換來的,有些人就是要被犧牲掉,有些人就是要被放棄..... 對運營來說也是一樣,每個企業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大量沒有職業發展,沒有晉升機會,沒有積累,日復一日做著毫無成長性的工作的人的基礎上的。你的決策厲害了了,企業成功,一起加薪,開拓新業務,成長,你的決策失誤了,你浪費的就是無數人的寶貴年華。 如果把一個產品當成是一條航路,產品是方向,保證飛的到目的地,技術是基礎,保證別掉下來,但當一個公司的產品已經基本定型,開始起飛的時候,只有強力的運營能讓這個產品穩扎穩打的飛的更高和更快,以及甩開那些抄你的產品,學你的技術的那些競爭對手。因為一個企業之中,離用戶最近的就是運營。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