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務院辦公廳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通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有關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規劃出臺,國家對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進一步升級。疫情防控為生鮮電商按下“加速鍵”,不少玩家甚至跨界入局,加入生鮮電商混戰,但在巨額燒錢補貼、瘋狂開城獲客的資本角逐中,出局者與入局者輪番登場。在政策重拳之下,政策監管的紅線,猶如懸在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有效遏制資本無序擴張,進一步促進了市場公平競爭環境。 ![]() 監管亮劍升級社區生鮮電商企業發合規經營承諾 4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加強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信息公開工作,一視同仁公正監管,營造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昨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規劃(2021-2025年)》,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重點工作舉措,將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案件審理工作。這意味著,從司法角度進一步明確規制各類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隨著政府監管部門的重拳出擊,媒體報道的愈發關注,互聯網反壟斷監管力度進一步升級。自去年12月14日以來,市場監管總局果斷對阿里、騰訊和順豐互聯網三巨頭出手,阿里、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分別被處以50萬元罰款。此事件被外界稱之為,打響互聯網反壟斷第一槍。 而將反壟斷推向制高點的事件發生在今年4月10日,阿里巴巴因“二選一”壟斷行為被市場監管總局罰款182.28億,這張互聯網天價罰單,刷新中國反壟斷罰金的最高紀錄,也再次讓互聯網反壟斷的關注度持續升溫發酵。 3天后,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召開了互聯網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會議針對平臺經濟領域存在的強迫實施“二選一”等突出問題,提出“五個嚴防”“五個確保”,明確要求各互聯網平臺企業在一個月內全面自檢自查,逐項徹底整改。 隨即,市場監管總局于4月14日至16日連續3天集中公布了與會互聯網平臺企業《依法合規經營承諾》累計三批共計34家互聯網企業合規經營承諾書。 值得注意的是,三批次名單中均涉及社區生鮮電商企業,其中,叮咚買菜、盒馬鮮生、每日優鮮、多點新鮮承諾書均作出如下承諾。 第一,在法律上,嚴格依照《反壟斷法》、《電子商務法》、《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規范,加強合規體系和治理體系建設。 第二,在經營上,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強制要求平臺內經營進行“二選一”,尊重平臺內經營者的自主選擇權”。 第三,在技術上,不利用技術手段、平臺規則和數據、算法等,實施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排除、限制市場競爭。 生鮮電商融資迎“第二春” 公平競爭需行業齊心共力 ![]() 公開數據顯示, 2017、2018兩個年度的我國生鮮電商融資總額均突破100億元。2019年,行業進入洗牌階段,諸如妙生活、菜到啦、壹桌網等曾名噪一時的項目陸續關停。自去年開始,生鮮電商融資回升反彈,迎來融資“第二春”。2020年多點獲得28億元的C輪融資,每日優鮮連續獲得4.95億美元、20億元人民幣兩輪戰略投資。今年年初,生鮮電商融資持續升溫,4月6日,叮咚買菜完成的7億美元D輪融資,是十年來單筆數額最高的一筆融資。 隨著融資熱度與日俱增的同時,生鮮電商盈利難題及新業態和新模式的探尋也被外界所熱議。燒錢補貼瘋狂獲客的模式已成為過去時,并不能真正意義上贏得用戶的認可。 今年2月24日,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就公開表示,將積極發展新型消費,加快培育直播電商、生鮮電商等新業態和新模式。 與此同時,有關生鮮賽道企業擬IPO的消息隨即傳出。2月18日,有消息稱叮咚買菜考慮赴美IPO,尋求通過至少融資3億美元。隨后,美菜網、每日優鮮啟動IPO計劃的消息也被曝出。 目前,生鮮電商賽道企業在盈利難題未解情境之下,IPO成為尋求融資“輸血”最簡單的方法,但除了背后依靠強大的資本后盾支撐,更為關鍵的是,只有良性健康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才能獲得可持續性發展。 對互聯網企業而言,除了在經營、技術手段上依法合規,更應在管理和運營思路上,徹底根深反壟斷意識,充分發揮生鮮電商市場優勢的同時,行業齊心共力,真正為用戶提供優質產品服務,共同創造行業良性健康的市場競爭環境。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