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G熊曉鴿:做公益要避免沽名釣譽 ![]() 新浪財經 花子健 熊曉鴿總能出現在恰當的時間。清華大學的110周年校慶,也是IDG資本捐贈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的第十年。 年近而立的IDG資本,用熊曉鴿的話說,正值壯年,沒有錯過新能源汽車的風口,也等到了自動駕駛的又一次投資浪潮。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正式營業。1993年,IDG資本成為首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投資機構。 中國有句古話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熊曉鴿竭力促成在清華捐贈成立清華-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又陸續推動了對北京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的捐贈,最終在中國成立三家研究院,更多是個人的情感因素。“公益慈善于我無關宏旨,唯存己念。” 做公益重在教育領域 “我大學畢業那一年,母親因為腦溢血離世。”熊曉鴿說,住院的那八個月時間里,他看了很多腦神經外科的書,想辦法找到專家治好自己母親的疾病。“那只是很輕微的腦溢血,放到今天,她根本不會因此離世,但當時沒有這樣一個條件。”如今,熊曉鴿在有一定財力基礎的情況下,希望能夠彌補一部分遺憾,解決一些問題。 十年后的今天,捐贈腦科學研究,不僅僅是麥戈文和熊曉鴿的身體力行。“在IDG資本,我們的這些合伙人非常認同腦科學研究,也支持腦科學研究,能夠幫助到患有類似疾病的很多人。”熊曉鴿說。 為此,IDG創始人及董事長麥戈文及IDG資本已累計向清華、北大、北師大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捐贈人民幣2億元,未來還將持續通過捐贈幫助中國腦科學基礎研究,捐贈金額預計每年不少于人民幣2000萬元,并計劃不斷增加。 IDG資本捐贈給三所大學的資金,主要是幫助引進腦科學研究人才,吸引這部分人才來到中國或者回到中國,或者吸引人才來做交流或者做訪問學者。 在捐贈之外,熊曉鴿甚至親自上陣抓住機會幫助清華-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籠絡人才。2017年,在研究院的一次活動上,熊曉鴿碰到了腦科學專家時松海,他主動向后者介紹清華的腦科學研究院并強烈建議他回國。他深知腦科學人才的稀缺性,因為一位MIT的腦科學研究院專家告訴他,全世界頂尖的做腦科學研究的人不超過60個,其中大概就有40個在美國,所以他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才回到中國做腦科學研究。 最終,在熊曉鴿的力邀下,時松海回國擔任清華大學-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研究院的院長。 除了腦科學研究捐贈,IDG資本和熊曉鴿個人還把做公益的更多精力放在了教育上。他個人在1995年開始捐贈湖南大學設立了獎教金和獎學金;2017年底,IDG資本捐贈武漢大學成立了新的獎學金。此外,IDG還參與了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旗下的“山村兒童營養午餐”項目捐贈。“在過去的20多年里,IDG資本捐助過很多教育領域的項目。” 他認為教育確確實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于他個人而言,如果他沒有上大學,那么就只能在工廠里當工人。如果沒有到美國留學,沒有從事記者這個職業,也就沒有機會到硅谷去做采訪,那么也就沒有走上風險投資這條路 熊曉鴿多次強調,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三個腦科學研究院,IDG資本進行的都是公益性捐贈,支持這三個研究院進行基礎性的研究。即使是接受捐贈時間最長的清華大學,目前腦科學的研究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現在對于這項研究的捐贈完全是公益性質的投入。 他認為,做公益事業最需要避免的就是沽名釣譽。做公益做的東西得是對社會、對人類起到一些作用的,自己想做又做不到的一些事情。 熊曉鴿很低調,但曾擁有記者職業經歷的他,不僅僅非常健談,而且非常坦誠。借著這一次難得的采訪機會,熊曉鴿還談到了自己帶領IDG資本的投資之道以及未來的投資方向。 未來投資重點在ESG “正在探討腦科學領域的產研合作。”熊曉鴿對新浪財經表示,當前的捐贈只是IDG資本的公益捐助行為,并且腦科學還處于非常早期的基礎研究,但不久的將來會有一些項目能夠完成從研究到產業的轉化,比如當前做得比較好的認知科學,如果未來有需要產業化的投資需求,IDG資本也會考慮進行投資。 回歸當前的投資熱門領域,熊曉鴿總結,過去十年是屬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風險投資更看重的是商業模式、創始人的執行力等等。下一個十年的主導性的技術則是集中在人工智能、5G為基礎的技術場景,但以5G為例,雖然已經商用了一段時間,但5G的很多場景還沒有出現。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汽車還只是5G技術場景下的風口,“這樣的風口,我認為能持續10年。”熊曉鴿說。 在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汽車領域,IDG也有不少投資案例,比如蔚來、小鵬汽車、商湯科技和小馬智行等。IDG投資過的百度不僅在自動駕駛上早有布局,最近也宣布下場造車。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的簡稱,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里面有很多投資機會。”熊曉鴿和IDG資本堅持的投資理念是“在不確定性中擁抱確定。”他認為, 做投資不能等到風口都起來了才去做,做投資公司要有全局的觀點,不能等到風口來了再臨時做,那就晚了。 但就另外一方面來說,中國的投資圈現在存在的問題第就是風險投資公司太多,且都抱著炒短期的想法,用VC的錢投PE干的活,導致一級市場的價格比較高,這是不健康的事情。“未來應該有更多關注長線的錢。”熊曉鴿說。 以下是對話實錄(尊重原意的基礎上略經編輯): 提問:為什么要推動腦科學研究? 熊曉鴿:首先,IDG董事長麥戈文先生在2000年的時候就在他的母校MIT設立捐贈建立了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我自己對這個非常有興趣,因為我母親在我大學畢業那一年因為腦溢血離世,她在醫院里八個多月時間,看了很多腦神經外科的書,那時候我總在想,有什么辦法能夠找到專家,能治好我母親的病。麥先生當時想在亞洲和歐洲分別再建一個腦科學研究院,當時在亞洲的最積極的是日本,當時我就說還是在中國建,正好跟清華接觸,清華也想做這個事情。在清華成立100周年的時候我們簽約,十年前的今天就成立IDG/麥戈文研究院。在11月份的時候,我們在北大、北師大各建了一所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 提問:此次捐贈的資金用途主要是用在哪些方面? 熊曉鴿:全世界做腦科學研究的一流的學者數量還是比較少,當時捐贈的錢主要是引進國外人才,吸引他們從國外回來,還有做一些交流,做訪問學者,交流的那部分錢主要是我個人捐贈的。現在我們還是同樣的,錢主要用在人才引進和學術交流等等。 提問:對IDG來說,腦科學也是一個重要的投資的賽道? 熊曉鴿:目前來講,還是一個早期的技術研究,我們不叫投資,是公益的一個投入。 提問:馬斯克之前傳了一段很有趣的猴子玩游戲的視頻,對IDG來說后續在腦科學領域還有哪些長期的投資計劃? 熊曉鴿:我們目前對美國MIT腦科學研究院以及中國三個研究院還是公益性的捐贈,支持他們做這方面的研究。他們有一些成果。我們也在看是不是能夠做商業投資,但是目前來講還沒有具體的,但在未來一些年,我們會加強這方面的合作。這次和清華的合作,還請了商湯科技的徐立來做理事,商湯科技是在人工智能領域比較領先的公司,我們在未來會在這方面探討產研結合。馬斯克的做的這個事因為還比較早,我不好下判斷。 提問:未來IDG在公益領域還有哪些規劃? 熊曉鴿:我們在公益領域還是集中在教育上,因為我們受益最多的還是教育。我們除了這里的捐贈以外,我個人從1995年開始在湖南大學捐贈,設立獎教金,獎學金;另外IDG在2017年底在武漢大學捐贈了獎學金。在過去的20多年里IDG資本捐助過很多教育領域的項目,還參與了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旗下的“山村兒童營養午餐”項目的捐贈等等。 提問:如何平衡商業與公益之間的關系? 熊曉鴿:做公益事業,最要避免的就是沽名釣譽,我認為做公益,你做的東西得是對社會、對人類起到作用的,做一些自己想做又做不到的一些事情。當時我覺得我母親那個病,放到今天根本死不了,很輕微的腦溢血,但當時沒有這樣一個條件。還有更多的人可能因為這樣的病去世了,所以我自己來講,我曾經寫過一段話,公益慈善于我無關宏旨,唯存己念,跟自己個人比較有關。對我們公司來講,這次我們的捐贈是IDG資本,合伙人也非常認同這個腦科學研究。同時,這也是目前來講基礎科學非常前沿的一個領域。IDG從2000年開始捐贈腦科學研究,而歐盟和美國到2013年才推出腦計劃,中國是2016年推出的腦計劃,這點上我們還是比較早的看到它的發展方向,能夠做公益方面的贊助和支持,我們覺得很榮幸,也很驕傲。 提問:做公益事業的情懷是否影響做投資的判斷? 熊曉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懷,我的情懷,還有我的合伙人,大家公認一點,我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很重要一點還是教育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比如我個人如果不上大學,原來就在工廠當工人,后來不到美國留學,不去做記者,也不去采訪硅谷,就不會走上風險投資的路。 談未來投資趨勢 提問:新能源汽車現在是否過熱以及行業的終局在哪里? 熊曉鴿:說不好終局會怎么樣,大家關注新能源,因為大家都知道,常規能源可能五十年、六十年,或者一百年后就沒了,我們需要給后代能夠留下什么樣的東西,所以我們希望尤其投入在出行里面,我覺得也是一個很自然的選項。目前來講,它還是停留在比較早期,現在我們看到的好像比較熱,就說特斯拉,這么高的市值,每年在美國賣的新能源汽車量還比較少,其他的幾個在加起來,跟常規的能源汽車來比數量還是很小,它未來發展的空間還很大。現在講誰行誰不行,都太早。另外,氫能源我也很看好,尤其我上次去日本看豐田的氫能源,我認為氫能源可能有很好的未來。 提問:汽車產業的變革會給消費者或者車企和整個社會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熊曉鴿:現在來講做汽車的門檻,跟過去來比,相對降低了。現在新能源車賣的量還是很有限,整個產業鏈的形成還有一個過程,比如售后服務、廢電池處理等都有待來解決,所以ESG里面有很多的投資的機會。 提問:下一輪科技浪潮在哪里? 熊曉鴿:從做投資角度看,大約每十年左右會有一批主導技術。目前IDG資本在人工智能、智能出行、消費品牌、先進制造、新能源、新醫療、企業服務等眾多賽道投入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每每處于新一輪產業革命的起點時,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驅動作用更加突出。 而現如今,腦科學作為硬科技醫療賽道中間的細分領域正成為新一輪的主導技術。其在基礎研究上的突破,不僅對基層醫學、臨床醫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對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產業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每一個投資公司都會根據他們能力來做判斷,好的投資公司都是以研究驅動的,自己要研究,然后要懂這個行業,你才能去投這個行業,所以現在做投資公司的門檻比過去更高,技術的門檻比原來更高一點。你們可以看到,未來我們在技術方面的投資會越來越加強,越來越多。 提問:當前全球芯片短缺,中國要借助汽車智能化轉型的東風,有沒有一些機會? 熊曉鴿:汽車用很多芯片,提供了巨大的市場,中國顯然是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半導體需求市場,當然現在缺這種芯片缺的厲害,在這點上有很多的投資機會。我看到聽到,大陸和臺灣的臺積電比,晶圓技術上大概落后五年左右,邏輯電路的半導體大概落后一兩年。 提問:IDG是Coinbase的天使投資機構,為什么在其他機構比較模棱兩可的情況下,IDG已經做了這么多布局? 熊曉鴿:做投資不能等到風口都起來了才去做,最好能比較早的預料到未來的發展,能夠看到它的發展。除了你剛才講的Coinbase,我們還投了其他一些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方面的公司。做一個投資公司,還是要有一個全局的觀點,有研究驅動,不能等到風口來了再臨時做這個事情就晚了。 提問:這個領域即使有人堅定不看好,IDG也一直堅定看好? 熊曉鴿:對,任何一個新東西出來,都會有人說不好,你要看它的本質,它未來會怎么樣,人云亦云就不好做了。一定要有自己的定力和自己的信念、主張,還要有一定的堅持,持續做一個事情。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