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李彥宏的“簡單”百度 作者: 李卓 核心提示 十年前,在外界對AI還懵懂時,百度便開始了AI布局。如今,過去技術堅守而帶來的稀缺果實已經開始顯現,AI成為了百度各項業務的驅動引擎。這一切都源自于初心的“簡單”:對技術的執著和迷戀。 在互聯網領域,還愿意站在一線掌舵并持續發聲的創始人越來越少了。 3月23日,百度港股二次上市當天,李彥宏發布了名為《愛這時代,星辰大海》的致股東信。 這也是這位內心堅定的百度創始人,第一次以個人名義執筆寫的股東信。 李彥宏試圖通過這封信,讓港股市場的投資人重新了解百度。在這封信中,百度被描述為一家技術公司、一家信奉簡單可依賴價值觀的公司,以及一家持續為未來下注的公司。 百度和這封致股東信,傳遞了同一種理念:簡單。 具體到百度本身,簡單又有三層意思:業務簡單,AI連接一切;文化簡單,對技術有信仰,“簡單”就是文化;愿景簡單,舍得為未來下重注。 AI貫穿一切 百度其實是一家披著互聯網公司外衣的AI公司。 百度在回港的招股書中這么描述自己:“百度是一家擁有強大互聯網基礎的領先AI公司”。 百度現有的業務組合雖然多元,從成長性和貨幣化率的維度來看,可以劃分為三塊業務:以搜索和信息流業務為主的移動生態,成長穩定,貨幣化穩定,是成熟業務;以百度智能云為主的成長業務,成長性高,貨幣化也相對高;以智能駕駛與其他增長業務構成的第三部分,成長性高,但貨幣化還有一段距離。 這些業務組合的公約數和底層能力,便是AI,它貫穿了百度所有的業務。 早在被稱為移動互聯網元年的2010年,在外界對AI還懵懂時,當傳統互聯網公司通過燒錢獲取移動互聯網船票時,百度就開始了AI布局。 過去資本市場長時間低估百度,認為百度太依賴搜索(在線營銷)這項成熟業務,而這項業務又因為錯過了移動互聯網,面臨著新興互聯網公司的蠶食。 但實際上,搜索業務本身就是人工智能的天然應用場景,在搜索與信息流長期積累的AI能力,不但為百度的成熟業務提供了競爭力,還溢出到成長業務和前沿業務里,成為新興業務的驅動引擎。 百度的成長業務收入主要是百度智能云。百度雖然是國內云計算領域的后發者,但依靠著AI能力,百度得以強化“云智一體”的能力,百度智能云也是中國最大的AI公有云服務供應商。 在前沿業務領域,Apollo更是百度AI的重要布局。百度做Apollo已經有八年時間,目前擁有199張測試牌照(第二名是20塊牌照),總測試里程超過700萬公里,與10家汽車制造商簽署了自動駕駛服務戰略協議。百度甚至在招股書中預告,“近期開始準備接受自動導航輔助駕駛服務訂單”。 百度的業務構成和發展,用一句簡單的話描述,就是AI連接一切。 簡單的信念:做好技術 百度的故事很像它的名字由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當互聯網公司高速增長的速度開始趨向緩慢時,互聯網公司在國民心中開始“祛魅”:互聯網公司不再等同于高科技公司。 大家想要去尋找真正高科技的代表時,發現日常熟悉的百度正是硬科技力量的先鋒勢力。 在PC互聯網時代,對于BAT三家巨無霸的描述是“百度的技術、阿里的運營、騰訊的產品”。這句話在十年后依然并不過時,百度對于技術的信仰是長期的。 相比探索商業模式,百度很少參與互聯網公司的“XX大戰”,而是更擅長通過技術升級來探索賽道。 技術升級來自于持續積累。與探索商業模式相比,百度的信仰是如此簡單:做好技術,自然會帶來商業上的價值。 技術升級同樣需要重金投入。研發強度是衡量一家企業是不是真的信仰技術。2020年百度核心的研發強度為21.4%,不僅僅高于國內其他互聯網公司,事實上已經超過了同期的亞馬遜和谷歌。如果去翻一翻國內其他一線互聯網公司的財報,你會發現研發投入占比少有超過10%的。 從2010年開始押注AI的百度,迄今為止,擁有中國最多的AI專利數量以及AI專利申請數量;深度學習框架飛槳居中國深度學習框架榜首,全球排名第二,僅次于Facebook Pytorch;按開發者數目計,百度開放式AI平臺擁有超過265萬名開發者,是中國最大的開放式AI平臺;按開發者數目計,在百度云基礎設施上運行的Baidu OSChina是中國最大的開源活動開發平臺,全球排名第三。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研發”“技術”是褒義詞,但真要把真金白銀砸在一件離貨幣化還很遠的事情上,對任何一家商業公司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百度恰恰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在過去十年,百度研發支出超過了1000億元,絕大多數都投在了AI上。 李彥宏在信中說:“百度培養了技術人才,輸出了技術文化,搭建起中國互聯網的技術骨架。”換個角度來說,百度的技術人才密度達到了持續溢出的狀態,也可以側面證明其技術實力。 2018年,AI領域科技媒體TOPBOTS評選出“20位驅動中國AI改革的科技領導者”,其中,百度系的AI領袖占了一半。 對百度來說,就是堅信投入底層技術會帶來改變,是有價值的,這種動作和堅持本身就是“簡單”。 看遠一點 資本市場是冷酷的,雖然股價是一個預期游戲,但通常來說都是短期內的預期。目光長遠并非是描述華爾街大多數機構的形容詞。他們的擔憂是“明天”遲遲不來,“明天”成不了“今天”。 李彥宏在股東信中表述:百度的明天正在變成今天。 回港上市前夕,百度發布了一只品牌片《愛這時代,星辰大海》,影片以“看遠一點”為主題,講述了不同年代中國人的技術信仰以及遠大抱負。這是一種隱喻——百度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迎來了“技術價值再次閃耀”的未來。 百度信仰技術,而技術總是走在商業化前面。只要百度繼續信仰技術,就需要持續為未來下注。 百度最初的十年,搜索引擎技術的投入不但為百度提供了彼時的“今天”,服務了10億互聯網用戶,也為“明天”貢獻了力量,演化出語音、圖像、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等AI技術。 在過去十年,百度在深度學習、對話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統、自動駕駛、AI芯片等前沿領域投資,成為一個擁有強大的互聯網用戶基礎的AI生態型公司。 屬于百度的“明天”已經變成“今天”。 股東信中,李彥宏又一次提到了未來十年的八項“關鍵技術”:自動駕駛、數字城市運營、機器翻譯、生物計算、深度學習框架、知識管理、AI芯片和個人智能助手。 從PC時代遷移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多基礎設施就已經發生了改變。而從移動互聯網進化為人工智能(AI)時代,基礎設施更是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彥宏認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核心,是能量和信息,這是第一性原理,也是我們最底層的思考和判斷。” 在AI時代,能量和信息就發生了變化。打造AI的新基建,是百度的“星辰大海”。 百度自研的云端通用 AI 芯片昆侖,早已經在百度的搜索引擎上使用。百度首款專門針對遠場語音交互研發的鴻鵠芯片,也已經應用在小度智能音箱上。 在去年12月,百度正式發布了基于飛槳的生物計算平臺——螺旋槳 PaddleHelix,進軍生物計算領域。 螺旋槳PaddleHelix生物計算開源工具集,提供了包括RNA二級結構預測、大規模的分子預訓練、藥物-靶點親和力預測、以及ADMET成藥性預測等一系列算法和模型,重點滿足生物醫藥,疫苗設計和精準醫療方面的AI需求。 李彥宏在股東信中坦承:“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的信仰沒有變,我們相信技術可以改變世界。我們也有決心,有耐心。我們熬得過萬丈孤獨,藏得下星辰大海。” 熬得過萬丈孤獨,才會在內卷競爭和流量焦慮的移動互聯網存量時代中,享受過去技術堅守而帶來的稀缺果實。 這一切都源自于初心的“簡單”:對技術的執著和迷戀。 而在多數時刻,簡單都更有力量。 附:李彥宏股東信全文 ![]() ![]() ![]()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