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湃新聞記者 岳懷讓 2021年全國兩會已經開幕。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智能設備適老問題成為參會的互聯網大佬們集體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 例如,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提案就包括“加快推動智慧養老進社區,用科技讓老年人的生活更簡單更幸福”:近年來,多地呈現“9073”的養老格局,即90%的老人依托社區居家養老,7%的老人在社區機構養老,3%的老人在養老院等機構養老。但就目前社區情況而言,真正能夠系統性開展養老服務工作的還僅限于經濟條件較好的部分城市社區。在社區養老人力資源不足的現實情況下,智能音箱等智能設備既能便利老年人的生活,也能幫助社區實現養老管理智能化,更好地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 對此,李彥宏委員建議相關部門加強政策引導,鼓勵更多智能設備進社區,拓展和深化智慧養老服務。 首先,加速實現與老年人相關的醫療服務與健康管理設備智能化,通過智能音箱、可穿戴設備等智能設備幫助老年人對健康醫療數據進行收集與跟蹤,從而更好地管理健康;加快建設搭載在智能設備中的適老化綜合管理信息服務平臺,打通社區服務資源和衛生醫療資源,面向老年人提供家醫服務、慢病管理、緊急呼叫等綜合服務。 其次,引導企業擴大適老化智能設備供給,全面普及以語音為核心,結合眼神、手勢等多模交互的人工智能助手,將其搭載到老年人常用的設備中,讓老年群體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景都能享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便捷。 最后,依托人工智能產品和技術,在具備條件的城市選擇老年人較多、陪護需求較高的社區進行智慧養老試點。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圍繞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準備了建議。雷軍認為,數字經濟的巨大潮流已經到來,它對國民經濟有巨大的影響。過去的一年,新冠疫情加速了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經濟的應用已經深入到國民經濟的各個角落,比如視頻會議、在線網課等。怎么把握住數字經濟的浪潮,對我們今天有著非常大的意義。 近年來,國家實施的“互聯網+養老”行動,在智能應用適老化領域持續取得進展,為應對老齡社會積累了經驗。在此過程中,應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標準建設和應用推廣。 基于此,雷軍建議:1、推動老年人數字化服務盡快納入國家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2、指導建立智能技術適老化標準體系。3、推動智能技術適老場景與新興業態融合發展。4、引導和鼓勵全社會共同助力智能技術適老的宣傳推廣。 雷軍建議:營造有規劃、可預期的宏觀政策環境,引導龍頭企業更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動產學研協同研發,組建創新聯合體,夯實智能制造裝備和關鍵部件的基礎研發能力;持續培育智能制造服務平臺,力爭在工業軟件、智能制造系統方面取得更大突破;通過引進來、培養好、促轉型等方式,加速填補智能制造人才缺口。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提出建議應用信息技術切實幫助“銀發族”跨越“數字鴻溝”。楊元慶表示,“銀發族”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參與者。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深入各行各業,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傳統生活方式帶來了沖擊,尤其是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逐步凸顯。 楊元慶建議:第一,在產品層面,鼓勵企業推出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能終端產品;第二,在服務層面,統籌考慮各類互聯網便民服務的線上線下整合,便利老年人使用。建議城市公共服務部門,如醫院、車站、社區等在制度設計環節將老年群體的特征考慮進去,提供“線上”+“線下”的選擇,不要一刀切地關閉人工窗口,保留實體咨詢、現場指引、人工服務等項目,更好地維護老年人的權益,也讓公共服務更加全面和精細;第三,在安全方面,加強針對老年人的個人信息安全執法力度和個人隱私保護水平,切實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產品、享受智能化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今年擬向大會提交多份書面建議,涉及鄉村振興、新就業、數字治理、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保等領域。 馬化騰雖然在建議中未直接提及智能設備適老問題,但他在《關于積極利用數字科技促進鄉村振興、推動共享發展的建議》中也提到,探索利用數字化手段幫助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的問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