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平 獨立運營近4年之后,京東物流正式啟動了IPO程序,48歲的劉強東將迎來繼京東集團與京東健康之后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2021年2月16日,京東物流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申請,有關京東物流的財務數據、客戶結構、資產狀況等詳細信息得以首次披露。 2017年4月,京東物流決定從企業物流向社會物流轉型,開始對外承接社會化訂單。隨著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優勢的確立,京東物流在快遞物流的紅海中殺出了一條血路,成為菜鳥、順豐之外的第三極。公司外部訂單收入占比也在不斷提升,顯示出其社會化物流轉型獲得成功。 1 毛利率水平持續提升 接近實現盈虧平衡 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之后,京東決定全面向互聯網零售轉型。彼時民營快遞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公司70%以上的投訴意見都與物流相關,這促使劉強東決定要自建物流體系。 2007年8月18日,京東商城的第一個快遞站在北京潘家園小區成立,京東物流正式起航。早期的京東物流是為提升消費體驗的內部物流平臺,主要場景是把消費者的網上訂單送貨上門。倉配一體化成為京東物流主要的運營模式,也是公司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所在。在這種模式下,京東通過建設越來越多的倉庫,使得貨物離消費者越來越近,配送速度也就越來越快。2014年,上!皝喼抟惶枴眴樱瑯酥局〇|物流的配送時效和服務標準已經成為全球標桿之一。 隨著倉儲、配送設施以及自營隊伍逐步壯大,京東物流開始有了進行社會化開放的實力與資本。2016年,倉配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快遞和物流云成為京東物流作為獨立品牌最先向社會開放的三大服務體系。 2017年4月25日,京東物流集團成立,由企業物流正式變身為獨立的物流企業,并開始對外承接社會化訂單。 2018年2月,京東物流完成A輪股權融資,包括高瓴資本、騰訊投資、紅杉資本中國、中國人壽、招商局創投等在內的投資方共計注資25億美元,這是公司上市前的唯一一次股權融資。 ![]() 僅經過一輪融資就沖擊IPO上市,有觀點認為是由于京東物流虧損巨大,PE機構對其并不感冒,而京東物流此番上市主要原因就在于對資金的需求迫切。另有觀點認為公司運營大幅好轉,IPO上市已經水到渠成。綜合招股書各項財務數據分析,后一種觀點似乎更符合事實。 財務數據上,京東物流的確處于虧損狀態,但虧損金額已經大幅減少。招股書顯示,2018-2019年,京東物流虧損分別為28億元、22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虧損額僅為1171.4萬元,已經接近于盈虧平衡。 費用率下降與毛利率的提升成為公司大舉扭虧的關鍵。2018年、2019年與2020年1-9月,京東物流經營費用率分別為10.2%、9%以及8%,呈現出明顯的下滑趨勢。同期,公司經營毛利率分別為2.9%、6.9%及10.9%,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 收入方面,2018年、2019年與2020年1-9月,京東物流營業收入分別為379億元、498億元和495億元,后兩期對應增長率為31.6%、43.2%。收入快速增長是京東物流成本端規模效應得以體現的關鍵原因,公司依靠規模效應、效率實現盈利的既定戰略也得以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物流在保持整體費用率下降的同時,并未放松在研發領域尤其是供應鏈技術方面的投入。各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5.2億元、16.8億元及14.4億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東物流已擁有逾4400項專利及計算器軟件版權,其中逾2500項涉及自動化及無人技術。 ![]() 2 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獲認可 外部客戶占比達43.2% 除了盈利狀況,投資者對京東物流的經營獨立性也較為關心。從招股書數據來看,公司社會化發展已經初見成效,由一家企業物流發展為全行業物流服務平臺。截至2020年9月末,京東物流外部客戶收入占比已達到43.4%,較2018年末(29.9%)增長了14.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京東物流快遞用戶滿意度也連續三年躋身行業前三位,每百萬件包裹有效申訴數為0.002,處于同業最低水平。 外部收入占比的持續提升和良好的客戶滿意度都體現了京東物流在業內的競爭力,尤其是其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優勢正成為公司持續提升市場份額的有力武器。 截至目前,京東物流可以為客戶提供倉配服務、快遞快運服務、大件配送服務、冷鏈服務及跨境服務,并可以將包括快遞、整車及零擔運輸、最后一公里配送、倉儲及其他增值服務(比如上門安裝和售后服務)等業務以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形式提供給客戶,也就是在招股書中多次重點提及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 目前,京東物流將客戶劃分為一體化供應鏈客戶和其他客戶兩種類型。由于越來越多的B端客戶認識到公司一體化供應鏈的巨大作用,京東物流來自于一體化供應鏈的客戶收入持續提高,整體收入占比在80%以上。 ![]()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1-9月,公司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量從32465家增長至46083家,增長幅度高達42%。截止2020年末,京東物流已經累計向超過19萬名企業客戶提供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廣泛覆蓋快消品、服裝、家電、家具、3C、汽車和生鮮等行業。 中國數字化經濟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物流需求的多樣化,而國內的物流承接與服務形式較為單一,能力明顯欠缺,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有望持續受益。灼識咨詢報告預測,2020-2025年,中國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將由2.0萬億元增加到23.2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9.5%,約為同期中國物流支出增速的1.8倍。 不過,由于市場規模過于龐大且各垂直領域需求各有不同,目前國內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市場仍呈現高度分散狀態。2019年,按收入計算,排行前十的企業合計僅占7.9%的市場份額,其中京東物流以2.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位。 ![]() 對于京東物流來說,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的增加一方面來自于公司客戶增多,另一方面也來自于客戶收入規模的擴大。一站式解決方案能讓企業客戶避免繁瑣的流程與溝通成本,進而提升企業經營效率。 此外,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量的提升,意味著購買并使用京東物流倉儲存貨管理及物流科技服務的客戶也在增多,公司單一客戶產出金額在增長。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客戶產生的平均收入為241622元,較上年同期(213538元)增長了13.15%。 3 固定資產超越順豐 赴港融資再圖霸業 曾幾何時,京東對物流業務持續投入讓集團一度不堪重負,成為集團持續虧損的一個主要原因,但這卻絲毫沒有動搖劉強東建立“具有壁壘的競爭力”的決心。即便在異常艱難的2008年,劉強東仍將千辛萬苦獲取的2100萬美元融資款投入物流建設中,這在當時遭到當當網李國慶等多位業內人士的嘲諷與非議。 事實證明,劉強東的戰略眼光更勝一籌,京東物流的成功乃是京東集團能夠在電商領域崛起并壯大的關鍵因素之一。換句話說,正是有了京東物流的送貨上門服務,京東集團才得以成為中國最大的零售商以及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 此外,京東物流自成立以來尤其重視用戶體驗,以服務取勝讓京東迅速從快遞物流紅海中脫穎而出,是其能夠從企業物流成功轉型為社會物流的關鍵。早在2017年,劉強東就對未來的行業格局做出了展望,認為未來快遞行業最終會剩下順豐和京東,其它快遞公司只會淪為阿里的打工仔。 彼時,業內普遍認為劉強東的上述言論過于夸張,甚至有“攀附”順豐的嫌疑。但目前來看,劉強東的上述預測相當精準,國內快遞行業已經呈現出菜鳥(四通一達)、順豐與京東三足鼎立之勢,嚴重依賴于淘寶系電商的四通一達已經無法與后兩者相提并論。 一直以來,順豐利用其自營網點貨機資源以及三位一體的物流網絡等優勢霸占著高端時效件市場,四通一達難以望其項背。不過,隨著京東前置倉庫的密集布局以及快遞隊伍的快速擴張,京東物流在時效方面已經不輸順豐。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東物流已運營800多個倉庫,其中包括在中國18個城市運營中的28個“亞洲一號”大型智能倉庫,總管理面積約2千萬平方米。截至2020年末,京東快遞人員超過19萬名,并與一個實時性眾包網絡達成合作。 ![]()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京東物流固定資產規模達到215.8億元,同期順豐的數據為203.3億元,持續的重金投入,讓京東物流成為業內唯一可以全面抗衡順豐的選手。 本次赴港上市,京東物流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升級和擴展物流網絡、開發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相關的先進技術、擴展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以及深耕現有客戶以及吸引潛在客戶等領域。其中,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以及供應鏈一體化方案是京東物流未來布局的核心。綜合多家外媒報道,京東物流計劃集資規模在40億美元左右。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隨著IPO融資資金到位,京東在物流領域的野心也將在更大范圍內實現。京東物流能否與順豐、菜鳥一決高下,將是快遞江湖未來十年的主要看點。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