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最新行情 ![]() 編者按: 從年初熱議私域流量,到后來追逐直播賣貨,再到年底社區團購興起…… 從瑞幸咖啡造假,到TikTok出售風波、再到螞蟻事件上演…… 似乎很難找到一個精確的詞匯,去定義2020年的商業變革。 這一年,大量品牌在死亡線上掙扎。站在年末回望,如今的它們早已傷痕累累,但幸運的是,它們都熬了過來。 歲末年初之際,新浪科技推出《回望》欄目,試圖梳理2020年的巨頭路徑及商業變遷。 希望它們,可以拂去歲月里的不安,向著更加具有挑戰的2021年,前行! 新浪科技 花子健 在過去的52周,騰訊的最低股價為324.29港元,最高為633港元。按照最高股價計算,騰訊的總市值在過去一年創造了歷史新高——突破6萬億港元。 在2018年的“930改革”后,經歷2019年的波動,騰訊終于在2020年重新回到增長軌道。 一方面,隨著游戲版權開放,加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騰訊的“現金牛”業務游戲收獲頗豐;另外一方面,騰訊堅決落地產業互聯網戰略,并初見成效,擺脫了增長依賴于游戲業務的局面。 在高速增長下,2020年騰訊也存在一些隱憂,隨著監管部門加強對于互聯網平臺經濟的監管和反壟斷的深入進行,騰訊需要在適應環境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增長。 騰訊是一家游戲公司? 根據騰訊的財報,2020年第一季度,騰訊的營收為1080.65億元,其中來自手機游戲和個人電腦客戶端游戲的收入為465.51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為43.08%。 隨后的兩個季度,總收入和來自游戲收入分別為1148.83億元、469億元和1254.47億元、508.04億元,游戲收入的占比分別為40.8%,40.5%。 在居家令和學生延遲開學的情況下,在今年前兩個季度,騰訊網絡游戲的收入增幅分別是31%和40%,而上半年,中國游戲產業的整體增速則為22%,騰訊已經成為帶動游戲產業整體增長的龍頭。 從中可以看出,游戲業務對總營收的貢獻在持續下降,但這一比例依然穩定在40%以上,是騰訊的第一大營收來源,這也證明游戲業務依然是騰訊的“現金!睒I務。從這一角度來看,騰訊依然是一家依賴于游戲業務的公司。 得益于全球化的布局和優質的內容,騰訊在游戲領域的優勢地位在剛過去的11月可見一斑。App Annie數據顯示,11月中國大陸熱門游戲收入榜前三名則是《王者榮耀》、《天涯明月刀》和《和平精英》。騰訊實現了對榜單前三名的包攬,另外《天涯明月刀》收入首次超過了《和平精英》。 早在2018年,騰訊就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子游戲公司。截止目前,騰訊旗下的游戲開發工作室分別有天美工作室群、光子工作室群、魔方工作室群、北極光工作室群、Riot Games、波士頓工作室、NEXT Studios,并且控股Supercell及Garena。 得益于全面的海外布局,騰訊首次披露游戲業務海外收入是在2019年的第四季度,當時騰訊財報公布的信息顯示,海外收入貢獻了23%的游戲業務營收,而在2020年的第二季度,單是騰訊的手游在海外的收入就貢獻了游戲業務的23%。新冠肺炎疫情反彈的背景下,騰訊在海外的游戲收入有望繼續增長,并在2020年打破前一年的記錄。 消費互聯網整合,產業互聯網落地 游戲是騰訊消費互聯網業務的核心,圍繞著游戲業務,騰訊還有直播、電競等消費者業務。在今年,騰訊加速了這些業務的整合。 10月12日,虎牙與斗魚聯合宣布雙方已簽訂“合并協議與計劃”。合并后,斗魚將成為虎牙私有全資子公司。 在執行合并協議的同時,斗魚與騰訊亦在10月12日簽訂了一份“重組協議”。根據該協議,騰訊將把其以“企鵝電競”品牌經營的游戲直播業務以總價5億美元轉讓給斗魚,并深化與斗魚的業務合作,以將企鵝電競與合并后的虎牙和斗魚整合。 除了直播之外,騰訊還在今年深度介入了數字閱讀平臺和文學IP培育平臺閱文集團的運營。2020年4月27日,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出任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和執行董事,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副總裁侯曉楠出任閱文集團總裁和執行董事。 當一系列的重組完成之后,騰訊在內容領域建立起一個堪稱“帝國”的生態,橫跨游戲、電競賽事運營、直播內容、版權、影視IP、影游聯動、網絡文學、線下賽事等多個領域,并且在每個領域都具有相當的話語權。 今年6月底,騰訊游戲召開了2020年度大會,IP產業鏈模式的構建被視為騰訊游戲未來發展極為重要的戰略,將游戲形式與其他文化載體相結合也被多次提及。這一系列的整合,是騰訊加速構建以游戲業務為核心,以IP、賽事、版權、文學、影業為重點的娛樂生態的必經之路。 除此以外,不滿足于第一大股東的地位,騰訊還在今年7月宣布計劃私有化搜狗。9月29日,搜狗宣布已就私有化交易達成最終協議,將成為騰訊控股的間接全資子公司。在合并搜狗之后,騰訊將與搜狗在搜索、AI產品化以及互聯網廣告等方面有廣闊的探索空間。 2020年也是騰訊“930變革”公布之后的第二年,是推進產業互聯網戰略持續落地的關鍵年。在持續整合消費互聯網業務之外,騰訊也在產業互聯網上持續推進戰略落地。 今年第三季度是騰訊組織架構升級兩周年,從財報來看,2020年第三季度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332.55億元,同比增長24%,顯示其產業互聯網布局初顯成效。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商業支付及理財平臺的收入增長。騰訊理財通客戶在期內增加超過50%,其資產保有量也有相應增幅。 產業互聯網板塊下的另一項業務——企業服務的收入增長放緩,主要是受到疫情線下項目發展及新合同簽訂的后續影響,以及若干IaaS合同的非經常性調整所致,預計這只是短暫的影響。疫情后的數字化需求則是長期利好,也是騰訊加速產業互聯網戰略落地的關鍵階段。 ![]() 在今年9月10日舉行的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表示,在疫情緩解之后,在線下嘗到甜頭的企業在數字化的進程進一步加深。騰訊在過去兩年里已經逐步構建起產業互聯網的開放生態。其產業開放聯盟與8000多合作伙伴合作,形成300多項聯合解決方案。 湯道生還宣布,騰訊將投入100億資源,與合作伙伴一起,打造100個中小企業專屬SaaS產品及方案;攜手1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種數字化培訓課程,幫助中小企數字化轉型升級。 2018年9月,騰訊宣布組織架構升級之后,在2018年的第三季度財報中騰訊首次公布了云服務業務的收入,2018年前三季度騰訊云收入逾60億元。2018全年騰訊云服務收入增長超過100%至約91億元。 在騰訊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中,騰訊云全年營收超170億元,相較于2018年全年實現近乎翻倍的增長,付費客戶數突破100萬。從此之后,騰訊云服務業務的收入不再公布具體的收入和增長情況,這從另外一方面也證明,隨著數字化轉型需求的增加,行業競爭激烈,騰訊云目前依然處于大額投入,持續建設基礎設施的階段。 反壟斷是騰訊的新風險 2020年11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就《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稱“征求意見稿”)對外征集意見。 征求意見稿提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幾種情形,包括限定在競爭性平臺間進行“二選一”、獨家交易、與其指定的經營者進行交易、交易相對人不得與特定經營者進行交易等。這種限定可能通過書面協議的方式實現,也可能通過電話、口頭方式與交易相對人商定的方式實現,還可能通過平臺規則、數據、算法、技術等方面的實際設置限制或者障礙的方式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平臺經營者通過搜索降權、流量限制、技術障礙、扣取保證金等懲罰性措施實施的限制,因對市場競爭和消費者利益產生直接損害,一般可認定構成限定交易行為。平臺經營者通過補貼、折扣、優惠、流量資源支持等激勵性方式實施的限制,可能對平臺內經營者、消費者利益和社會整體福利具有一定積極效果,但如果對市場競爭產生明顯的排除、限制影響,也可能被認定構成限定交易行為。 騰訊的股價也隨之從高點的633港元一路下行,截止發稿前的一個交易日,騰訊在港股收于530.5港元,相較于高點已經下跌了超過100港元,足以顯示征求意見稿對于資本市場的影響力足夠大,也側面證明了騰訊可能存在的風險。 隨著意見征求稿的發布,騰訊和字節跳動的紛爭或許也將可以告一段落。從2018年6月開始,雙方的口水戰你來我往,已經持續了兩年半的時間。 ![]() 這一事件的起始是,2018年6月5日,海淀法院公告,因認為對方利用技術手段屏蔽和攔截用戶訪問頭條網,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不正當競爭糾紛為由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騰訊公司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4000萬元。 騰訊在社交領域擁有微信、QQ兩大產品,特別是微信,不僅屏蔽了來自字節系產品的鏈接分享,也屏蔽了阿里巴巴等非直接競爭對手旗下產品的鏈接,諸如淘寶、天貓等等。這一屏蔽行為,或將隨著對平臺經濟深入進行反壟斷監管而成為騰訊的潛在風險之一。 實際上,騰訊旗下閱文集團就因為違反《反壟斷法》相關規定遭受行政處罰,為騰訊敲響了警鐘。 12月14日,據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消息,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并于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閱文集團處以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觸及了中國互聯網半壁江山的騰訊,下一步應該要思考如何合規運營,化解反壟斷的風險個自身業務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2020年,騰訊的產業互聯網戰略也穩步落地,游戲業務持續貢獻穩定的收入。2018年“930改革”之后,騰訊在2019年觸底,最終在2020年反彈并穩步上升,證明了“930改革”的正確性。 2020年行將結束,騰訊幾乎鐵定成為港股最高市值的企業,但如此風光之下,只有騰訊自己才明白,未來依然是如履薄冰。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