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朱麗娜 即將于月底卸任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12月14日向包括21金融圈在內的媒體透露,在任內大部分事情“心想事成”,還是很高興的,“退休不是徹底回家退休,香港是我家,已經住了20多年,我不會離開香港,工作也不離開中環,想做的事情只有在香港。” 他將自己在金融市場的經歷比喻為水利工程師,并向媒體坦言,離開港交所以后,自己不太想打工,嘗試不打工,”新的工作還沒開始,希望可以幫助中小企業,關注小水、細水! 今年9月29日晚間,港交所宣布李小加將提前退休,于今年12月31日卸任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現任聯席總裁及首席營運總監戴志堅則被委任為代理集團行政總裁。自明年1月1日起,李小加將轉任高級顧問,為期6個月,從而確保過渡安排順利。 早在今年5月初,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李小加通知董事會,計劃在現有合約于2021年10月底到期時不再續約。根據港交所目前設定的60歲退休年齡,現年59歲的李小加在合約期滿后亦到達退休年齡。他在記者會上坦言,由于今年疫情關系影響“很多大事干不了”,形容這反而是“換將的好時機”。 據港交所資料顯示,按照港交所員工股份獎勵計劃,12月7日向李小加派發32375股,根據當日收市價384港元計算,股份市值達1243萬港元。數據顯示,李小加目前共持有50.26萬股港交所股票,市值達1.93億港元。自去年底宣布不再續約后,李小加已減持65萬股港交所股票,套現逾1.6億港元。 成也蕭何敗蕭何 李小加被公認為香港資本市場的“改革者”,任內港交所最大改革包括接受同股不同權、放寬港股市場作為二次上市渠道限制。 他笑言,在港交所任職期間最難忘的挑戰,就是當初與阿里巴巴IPO失之交臂。他隨后發了一篇3000余字的長文,描述自己在夢境中見到9個人物,對是否批準公司以A、B股形式上市的問題展開激辯。 “香港市場的改革是漸進式的改革,很難跳躍性地做,世界上最大的IPO遠走他鄉。成也蕭何敗蕭何,這個市場的優點是審慎的程序、法制社會,在某些時候也可能成為最大的制約。當時反對的人很多,支持的人很多,但沒有一個地方可以來討論,或者拍板作出決定。因此,我只能在夢里召集了這樣一個會議。“他回憶道。 據悉,阿里巴巴最早曾考慮在香港上市,由于采用“合伙人制度”,即馬云和管理團隊可以保持對阿里巴巴的控制權,這違反了當時香港“同股同權”的上市規則。最終,在經過與監管的長期拉鋸戰后,2014年阿里巴巴毅然赴美上市,造就當年紐交所IPO神話。 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發布IPO新規,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來港上市。去年11月,阿里巴巴以第二上市形式登陸香港股市,并成為第三家以同股不同權架構掛牌的上市公司。李小加出席上市儀式后表示,阿里巴巴是偉大的中國公司,5年后終于回到香港上市,對此感到相當感恩。 吸引世界的“魚” 2010年1月,48歲的李小加加入港交所。在掌舵港交所的十一年內,李小加交出了一份驕人的成績單。他帶領港交所實現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推出滬深港通、債券通,大刀闊斧地推出新股改革,迎來了阿里巴巴、騰訊。 李小加認為,內地的資本市場是高屋建瓴,自上而下的改革,但國際市場尤其是香港市場很多是自下而上進行的,“大部分事情是經過很長時間的市場演變的,有巨大的市場力量,向很好的方向發展。自己在港交所任職期間,有自上而下改革的戰略思索,但必須是自下而上地實施。” 他坦言,目前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之間的互聯互通已經不可逆轉,“我們在連水、換魚、跨界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每一項上還有很大空間。在連水(連接兩地的資金)方面,現在只是連了現貨市場、一級市場,將來可以拓展到期貨市場、二級市場。今天的魚(上市公司)主要是大量中國DNA的魚,未來我們希望吸引世界的魚,在兩地一級市場實現聯通,推出新股通,這些值得進一步往前走! “上市改革,最重要的改革已經完成,邊際上有一些要做,但最大的門檻已經去掉了,把世界的魚引進香港,并非一天兩天能夠完成,但方向已經很清晰了。”李小加表示。 滬港通機制于2014年11月17日啟動,至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機制亦正式啟動。互聯互通措施“滬港通”啟動六周年,交易規模持續增長,滬港通、深港通分別在今年7月創單日成交新高,分別達到逾1900億元及602億港元。 對香港未來充滿信心 過去11年,港交所曾7次榮膺全球IPO募資額桂冠。今年全球前十大IPO交易中,三宗“花落”港交所,分別為京東集團、京東健康及網易。 李小加表示,自己對香港的未來從來沒有懷疑過,“杯子永遠一半是滿的,一半是空的,滿的永遠多于空的。需要動態地看自己,香港的定位很清晰,世界和內地緊密相連不斷融合,國際市場永遠不可能按內地市場的方式,反之亦然,這是香港能夠保持核心競爭力的優勢,在融合過程中不斷做深,不斷提高自己的韌性,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在談及香港資本市場將面對的機遇和挑戰時,他坦言,香港享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是兩個市場之間不可或缺的紐帶,”但我們需要新的視野,出現新的問題,尋找新的思路!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香港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規模達到6580億元。在李小加任內的大力推動下,港交所推出了人民幣貨幣期貨、債券通等產品。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大方向,既要有自上而下的政策突破,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市場層面的發展。目前兩者之間已經產生了良性互動,內地越來越意識到人民幣國際化的迫切性。比如未來的新股通可以吸引全球能源國家的公司在香港發新股,內地投資者通過股票通投資,這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對沖,港交所正是最佳的地點!彼赋。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