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簡歷從何而來,上述兩位賣家均表示,自家簡歷都是從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平臺上的企業賬號直接下載的。另有賣家提到,自己出售的簡歷是通過“發帖”獲得的,能夠保證簡歷是“實時的而且是一手的”。 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慕宏舉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薛京寧 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后,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短信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游戲”、“兼職刷單”等信息。 應聘者懷疑,個人信息通過招聘平臺落到他人手中。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從售賣企業招聘賬戶到批量下載應聘者個人信息,再通過貼吧或QQ群銷售簡歷,其中存在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多年來雖曝光不斷,卻屢禁不止。 ▲使用QQ群搜索功能輸入關鍵詞“招聘簡歷”,便出現眾多售賣求職者簡歷信息的群。截圖 ![]() 有賣家稱,不同平臺的簡歷價格有所不同,總體來說,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左右,二手簡歷每份1元左右。“遇上收的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 12月3日,新京報記者分別致電BOSS直聘、智聯招聘等4家招聘網站客服熱線進行舉報,工作人員均表示,他們對上述情況并不了解,會將這些舉報信息進行記錄。 4家平臺客服人員均建議,應聘者可將倒賣簡歷信息的QQ群及倒賣者信息等,通過郵箱提交給平臺,他們會把這一情況反饋給法務、技術等部門處理,處理時間為1至3個工作日。 應聘 投遞簡歷后等來騷擾電話與短信轟炸 李樂(化名)今年剛大學畢業。因為疫情,學校的校招沒有如期舉行,她編輯了一份簡歷,通過招聘網站應聘兩家公司的銷售崗位。 投遞簡歷不過幾小時后,李樂接到一通電話,來電顯示為未知號碼,并詢問她“你工作找到了嗎?”得知李樂尚未找到工作后,對方讓她添加微信溝通,并表示要幫助她找工作。 添加微信后,李樂被拉入一個200人左右的微信群。群里不斷有人發布刷單的消息,“一單賺五六元,上不封頂”,且消息更新速度很快。李樂這才知道,這是一個電商刷單兼職群,于是她退出群聊并刪除了對方的微信號。 從這天起,她又不斷地接到類似的電話。 遇到相似情況的不止李樂一人,來自河北的張志(化名)表示,11月30日,他在招聘網站上投遞了一個配音員的職位,半個小時后,他接到一通來自湖北武漢的電話。 接通電話后,電話那邊同樣讓他加微信進群。“我進群后發現,群里發的都是些刷單的兼職信息,我想也沒想就直接退群了。”在這之后,他又接了4通電話,雖然來電地點不相同,但都是找他辦理貸款或刷單的。 來自山西的趙墨(化名)也提到,自己在智聯招聘投遞簡歷,一個月后,“貸款、賣車、賣房、淘寶刷單”的電話幾乎天天都有人打來。“我對自己的電話保護得很好,沒買過保險,也沒注冊過信息,但投遞完簡歷后,賣保險的電話特別多”。 趙墨起初還會接聽這些電話,并告知對方不要再打來電話,但是每次打電話的人都不同,后來他詢問打來電話的人才知道,自己的信息被人從招聘網站下載下來后變賣了。 “身邊的同學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在網上投遞簡歷,信息被售賣,現在這種情況好像成了不足為奇的事情。”趙墨說。 買賣簡歷 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左右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百度帖吧的“boss直聘吧”、“智聯招聘吧”中,有發帖人收購簡歷,也有人售賣簡歷,并表示“可下載全國簡歷”。 在QQ找群的搜索欄中輸入“簡歷”“招聘簡歷”等關鍵詞,也能發現眾多售賣招聘簡歷的群聊信息,且群名或者群簡介包括“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名詞。 這些群大部分未設置進群門檻,點擊加入即可進群。 新京報記者隨機進入一名為“智聯簡歷智聯招聘簡歷”的QQ群,群成員共493人。群內不斷有成員發布“出售BOSS直聘賬號”、某平臺“全國本地簡歷點有貨”等信息。 ▲QQ群里不斷有人發布出售簡歷、企業賬號等信息。手機截圖 ![]() 新京報記者以買家身份聯系到該群一位賣家,這位賣家稱,售賣的簡歷分為一手和二手的簡歷,一手的簡歷是沒有賣出過的簡歷,二手簡歷則是之前賣出過并再次售賣的簡歷。 這位賣家表示,不同招聘平臺的簡歷價格不同。有的同城上的一手簡歷一張2元,二手簡歷一張0.5元。智聯招聘上的簡歷稍貴點,一手的簡歷2.5元一張,二手0.7元一張。 群里另一位賣家售賣的簡歷則相對便宜一些。“一手實時簡歷1元一張,多買還能有優惠,你要是買2500張,我算給你2000元。” 至于簡歷從何而來,上述兩位賣家均表示,自家簡歷都是從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平臺上的企業賬號直接下載的。另有賣家提到,自己出售的簡歷是通過“發帖”獲得的,能夠保證簡歷是“實時的而且是一手的”。 ▲某出售簡歷的賣家稱自己有很多一手簡歷。受訪者供圖 ![]() “發帖”是賣家們的暗語,即在招聘平臺上自行發布招聘信息。至于簡歷的買方來源,這位賣家稱,目前主要提供給專門倒賣簡歷的“工作室”,用于招聘刷單、博彩游戲宣傳等兼職人員。 ▲簡歷賣家在某招聘網站發布的招聘啟事,以此獲取更多簡歷。受訪者供圖 ![]() 簡歷收集 采集軟件取代人工24小時批量下載 對于簡歷的收集方式,賣家吳林(化名)透露,他售賣的簡歷并非自己人工收集而來,而是通過“提取器”和“采集系統”,24小時不間斷地從招聘網站及接收簡歷的郵箱批量下載。 “提取器”和“采集系統”都是一款外掛軟件。吳林表示,自己是通過網絡購買的,也可以倒賣出去。“提取器400元,采集系統造價更貴,操作起來比較復雜,價格在千元以上。” 吳林進一步解釋,比如你的招聘郵箱里有1萬個簡歷,自己下載太麻煩,有了提取器就能批量提取,還可以篩選地區、性別和應聘條件,將這些簡歷分類。 ▲簡歷賣家展示的部分簡歷信息,涉及姓名、性別、年齡、手機號等。截圖 ![]() “通過郵箱和提取器獲得的簡歷成本較低,購買一個企業招聘賬戶,發布招聘啟事和郵箱即可,一天就可以獲得2000余份來自全國各地的簡歷。”吳林說。 和提取器不同的是,簡歷采集系統不需要郵箱,可以直接從招聘網站批量下載簡歷,除了購買企業招聘賬戶,還需要在平臺上進行充值才能查看、下載簡歷。 吳林表示,照此計算,一份實時一手簡歷的價格在3元到5元之間,市面上如果賣的是2元左右的簡歷,基本都不是實時一手的。 賣家收集的簡歷中,還包含“人工成本”。 吳林提到,他們購買企業招聘賬戶后,還要花錢請人在招聘平臺上代發招聘帖,“發招聘貼特別嚴格,發不好就封賬號,發帖后,怎么能在平臺上排到最前面,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 即便如此,這仍然是一份“薪酬可觀”的工作。 “實時的一手簡歷可以多次售賣。打個比方,當天賣一手簡歷和二手簡歷,再把前一天簡歷按5毛錢處理,一手簡歷3.5元,2手簡歷0.8元,隔天的簡歷0.3至0.5元,遇上收的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吳林說。 企業招聘賬號 公開叫賣普通賬號低至120元 在智聯招聘平臺上若要發布招聘信息,需要下載相關App進行實名認證,在綁定個人手機號并填寫完身份證號后,將進入身份驗證界面,在人臉識別認定成功后即可完成認證。 獵聘的招聘者需要下載APP,綁定手機注冊,并完成人臉身份驗證。最終需要按照所屬公司營業執照上的全程填寫就職的公司,否則無法完成驗證。 ▲售賣企業招聘賬號的賣家展示自己所擁有的公司營業執照。受訪者供圖 ![]()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QQ群里同樣有人在出售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招聘平臺的企業賬號。且群內的信息活躍,10分鐘便已經更新了99條信息。 記者隨機加入名為“智聯招聘簡歷”的QQ群中,有人發布消息稱“智聯白銀號有現貨”,能夠接受預訂智聯招聘平臺黃金,鉆石的現號,這些企業號可指定登錄的地區和行業。 昵稱為“BOSS直聘”的賣家表示,目前他售賣的企業賬號分為兩種,對公賬號和普通賬號,對公賬號330元,普通賬號120元。這兩種賬號都可以在BOSS直聘上發布招聘信息來獲取簡歷。 如果購買企業賬號,購買者只需要準備手機號進行綁定即可,“我們這里都是全套的,不需要你準備什么。”這位賣家稱,買完企業賬號可以選擇代發招聘信息,“需要自己手動編輯招聘信息,一天最多發10條即可”。 上述賣家稱,正常而言,只要日常更新,發布的崗位和崗位介紹的內容比較符合“大眾口味”,就能收到很多簡歷。購買完企業賬號之后,成為會員需要自己充錢,“你充錢后,企業賬號發布的招聘信息能夠免費登上火爆貼,到時會收到更多簡歷”。 ▲賣家展示自己成功注冊并認證的企業招聘賬號。受訪者供圖 ![]() 12月3日,新京報記者分別致電BOSS直聘、智聯招聘等4家官方網站客服熱線進行舉報,工作人員均表示對這種大量兜售應聘者簡歷的情況并不了解,會將舉報信息進行記錄。 上述4家平臺客服人員均建議,應聘者可以將倒賣簡歷信息的QQ群及倒賣者信息證據等,通過郵箱提交給平臺,他們會把這一情況反饋給法務、技術等部門處理,處理時間為1至3個工作日。 其中有平臺官方客服人員表示,這一舉報內容對他們來說很重要,會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這種非法買賣信息的行為本身就屬于違法行為,我們會嚴肅處理。” 律師說法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相關人員均可能涉及違法 11月2日,新京報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輸入關鍵詞“出售簡歷”進行查詢,搜索出11篇相關裁判文書。 ·END·
站長網微信號:w17tui,關注站長、創業、關注互聯網人 - 互聯網創業者營銷服務中心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