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譚松 易果生鮮破產重組之際,老牌玩家“本來生活”正在計劃重回賽道。 本來生活在上海新建了18000平方米華東大倉,同時,計劃2021年在武漢和南京兩地籌建倉庫,提升倉儲能力,其創始人劉有才稱大倉的新建或擴容是為本來生活網未來業務增長提供保障。 作為電商的最后一塊堡壘,生鮮市場這片藍海一直被玩家們死死盯著,一方面,行業頭部幾個生鮮電商企業試圖在產品來源、供應鏈、物流運輸、倉儲轉化能力等方面不斷精進,試圖通過摸著石頭過河,撬動其中的價值空間。 但另一方面,繁榮背后的真容開始浮出水面,一大批生鮮電商在這場燒錢大戰中暴雷、停擺,甚至是黯然離場。 ![]() 在一片哀鴻遍野中幾乎已經看不見老牌生鮮電商的身影,而本來生活作為其中一員,仍然高舉大倉模式的旗幟,能否重塑自我造血能力,有破局的底氣? 踩坑無數 不同于當下前置倉玩家們對于最后一公里的研磨,成立于八年前的本來生活網更為注重的是前面一萬公里的工作。 劉有才認為,無論是生鮮的來源還是品質,一定要揭開生鮮前端供應鏈的黑箱。對生鮮品質的保障,前面一萬公里的工作遠遠大于最后一公里。這代表了早期玩家對于生鮮電商模式的一種較為成熟的看法,而這一觀點也為其對于供應鏈模式的深耕埋下了伏筆。 本來生活在模式上經歷了八年的探索,從B2C到P2B再到O2O,成功打造了褚橙、狀元蟹等品牌,2018年已實現全部盈利。 ![]() 但細數本來生活的成長歷程也可以發現,生鮮電商踩過的坑它一個也沒落下,規模擴張、燒錢補貼、成本高企、虧損等生鮮電商的痛點、難點,都沒有繞過去。 而這一時期的另一賽道上也有一家企業也沒有避開這樣的窘境。 不同于本來生活的O2O模式,以及盒馬、叮咚、每日優鮮等針對C端客戶的B2C模式,美菜網是一家B2B的生鮮供應鏈企業,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平臺為全國近千萬家餐廳提供全品類的一站式餐飲食材采購服務。 虧損也一直是美菜網逃不過的陰影,甚至虧損到十余位加盟商一起鬧到了總部辦公室,一時間“加盟三個半月,虧損了60多萬元”的消息也是不脛而走。 當然窘境不止于此,激烈的競爭賽道更是讓其幾度出局,同時期,一畝田、鏈農、眾美聯、優配良品、飯店聯盟、美廚等都同一賽道玩家相繼面世并獲都斬獲融資。而巨頭也未錯過其中的契機,餓了么上線食材B2B平臺“有菜”,而美團則推出“快驢”。 而這兩位老牌玩家或只是早期生鮮電商市場的一個縮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才是更為準確的注腳。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0年生鮮電商相關企業注冊量僅50家,但到2019年注冊量已經達到了4093家,但這4000多家中,只有1%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則是巨額虧損。 ![]() 倒閉潮是從2016年襲卷而來的,這一年,生鮮電商美味七七倒閉,這是2015年開始的生鮮大戰第一個重量級犧牲者。此后,生鮮電商領域噩耗頻傳,社區001、后廚網、青年菜君、許鮮等生鮮O2O紛紛倒閉。 2019年更是熱鬧異常,臨近年關,鮮生友請全部門店暫停營業,呆蘿卜資金鏈斷裂、妙生活黯然離場、吉及鮮融資失敗,以及還有愛鮮蜂、我廚等在內的一大批生鮮電商,融資受阻、停運倒閉的消息接踵而至。 經過兩輪倒閉潮后,不少生鮮電商黯然離場,追根到底是初期仍處于燒錢培養市場、消費習性的階段,這種沒有形成成熟穩固的盈利模式,一旦缺乏資本支持,就會立即垮掉。 船存貨攻略,供應鏈支撐 生鮮行業的升級不僅僅是“互聯網+賣菜”這么簡單,巨頭入場,盈利模式不明顯,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一批摸著石頭過河的玩家能夠存活的攻略是什么? 首先就是敢于及時止損,看見長期效應,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終止大額度的補貼,將成本轉向供應鏈的扶持上,但這是一個十分冒險的行動,在市場份額尚未穩固的背景下,追求長期效應后果極有可能會像呆蘿卜、妙生活等因資金鏈斷裂而消失于行業中,但顯然美菜網、本來生活這一步走的比較穩。 ![]() 再者,從一個轉型趨勢來看就是B端轉向C端,尤其是受今年疫情影響,線下實體店無法正常營業更是加速了這一趨勢的到來。 1月以來,美菜網在武漢地區開辟綠色通道,保證一線部門的食材供應,并逐步向武漢等城市開放家庭用戶配送。截至1月底,美菜網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在內的30余個城市陸續開放家庭用戶配送服務。 不過,創始人劉傳軍依舊表示這并不意味著美菜網要向C端消費者轉型,他強調美菜網是希望用自己的To C的業務,B端供應鏈能具備服務C端的能力。但即便解釋了這么多,還不是為轉向C端埋伏筆? 不只如此,在轉向To C的賽道上還擠進了更多的玩家,TO B老牌玩家一路小跑、蓬萊網也開始重新審視B2C生鮮領域,于疫情期間火速轉場,并一度日結單上千,爆倉不斷。 不可否認,疫情為這次轉型提供了契機,但各位玩家抓住的機遇的背后是對于供應鏈價值的把控。供應鏈決定了毛利率、決定了產品損耗、決定了用戶體驗、口碑和回頭率,這意味著不管是C端還是B端,供應鏈的服務能力都是這局生死戰制勝的關鍵點。 巨頭游戲 不過即便生鮮電商的玩家們一片哀鴻遍野,但看好的人依然不少,而且經過十幾年的摸索,許多玩家已經觸碰到了贏利點,在市場教育漸趨完善的背景下,物流、倉儲等供應鏈的價值已經逐漸顯現。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約為322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9.4%。預計2020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總額將突破4600億元。 ![]() 從2009年垂直生鮮電商的覺醒,到2014年到2015年的野蠻生長,再到經歷2016年和2019年這兩次大洗刷,能夠走到今天的玩家,戰斗力都不容小覷。 不過,生鮮賽道這片藍海也被稱之為“紅海”,死傷者無數的背景下,像本來生活這樣的老牌玩家想重回賽道并非易事。 最為致命的問題就是B端和C端都是高手云集,互聯網電商巨鱷在前,各小平臺不是站隊就是轉型,本來生活有何底氣去搶奪市場?悲觀來說,生鮮戰場或將成為一場巨頭游戲。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