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科技訊 10月26日上午消息,據每經網報道,就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長沙這個曾因為房價、茶顏悅色一次次登上熱搜的網紅城市再次吸引全國的目光,這個假期,騎電單車“打卡”長沙幾乎成為標配,這座城市的共享電單車騎行需求相比“五一”增長了120%。 今年以來,共享電單車在多個城市“遍地開花”,這個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被明令禁止的出行工具,卻意外地在二線城市和下沉市場走紅。截至每經網記者發稿,據不完全統計,共享電動車品牌已經從最初的4個增加到10余個,并引發出行和本地生活巨頭濃厚的興趣。 每經網報道中稱,對于積極探索下沉市場和講新故事的巨頭來說,共享電單車就像一個接頭,一端連著機遇無限的增量市場,一端連著巨頭的出行生態重要環節。而這場圍繞共享電單車的戰事,無論是對資本、玩家實力還是技術基礎的要求,都比幾年前的共享單車“彩虹之戰”高級了不少。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超過250家產品標簽含“共享電動車、共享電單車”以及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共享電動車、共享電單車、共享電動自行車”,且企業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共享電單車相關企業。其中94%的相關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 從行業分布上看,共享電單車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34%)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0%)。此外還有16%的相關企業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12%的相關企業分布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注冊地區方面,廣東省和湖北省擁有數量較多的共享電單車相關企業,均為30家以上。上海市和浙江省的相關企業數量位列其次,分別有20多家共享電單車相關企業。分城市來看,上海市和宜昌市的共享電單車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均有20家以上相關企業,此外,深圳、杭州、北京、武漢也均有十幾家共享電單車相關企業。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81%的共享電單車相關企業新增于5年內(全部企業狀態)。2017年,共享電單車相關企業年注冊量曾呈現短暫上升的趨勢,隨后又回落下來。2019年開始,共享電單車相關企業注冊量開始回升。截至10月23日,以工商登記為準,2020年共新增近70家共享電單車相關企業,是2019年全年增量的1.7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