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來自Canva ![]() 文/劉曠 在國慶、中秋雙節的威力之下,“國慶堵車大賽”、“高速遇堵車點外賣”、“國慶堵車堵到釣魚”,一系列和堵車相關的話題頻頻在不同的媒體平臺出現。 在節假日堵車各種話題的刷屏里,出行市場“網約車第一股”將會出現的消息,掀了不小的波瀾。不過“網約車第一股”名號的人選卻不是屢次傳出IPO的滴滴,而是“撿漏”的嘀嗒出行。 在滴滴順風車業務下線的時候,嘀嗒出行順風車業務得以借勢發展。日前,勢頭一片大好的嘀嗒出行已經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網約車第一股”的寶座也即將被嘀嗒出行冷不丁的拿走。 嘀嗒搶先IPO 出行市場的暗戰從來沒有停止。 在出行市場“一超”滴滴的順風車業務因屢陷事故而被迫叫停的時候,一直被滴滴所壓制的玩家開始悄無聲息的搶占市場,而嘀嗒出行就是悶聲發大財的代表。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按照順風車搭乘的次數來看,2019年嘀嗒出行成為中國最大的順風車平臺,市場占有率達到66.5%;按照搭乘次數來看,2019年嘀嗒出行在中國出租車市場的出行平臺里居于第二。 嘀嗒出行的數據顯示,截止至2020年8月31日嘀嗒出行的注冊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8億,在嘀嗒平臺上的月活躍用戶數量為1470萬,累計搭乘乘客數量3670萬。注冊的車主數量超過1900萬,通過車主認證的突破1000萬;注冊出租車司機累計突破190萬,通過出租車司機認證的超過80萬。 在滴滴的順風車業務下線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順風車司機、用戶往嘀嗒出行的流動,使嘀嗒出行悄無聲息的壯大起來。 從嘀嗒出行的財務數據里同樣有很明顯的體現,2017年-2019年間,嘀嗒出行的順風車GTV分為達到7億元、19億元、85億元,在2018年、2019年實現171.4%、347.4%的同比增長;同時順風車相對應的搭乘訂單分別為2360萬份、4820萬份、1.785億份,在2018年、2019年實現104.2%、270.5%的同比增長。 嘀嗒出行在順風車市場里占據的絕對優勢,加上順風車輕資產模式下,平臺不用對司機以及用戶進行高度補貼,使其成為在燒錢的出行市場里為數不多實現盈利的企業。 根據嘀嗒出行的招股書數據,在2017年-2020年上半年間其實現營收為0.49億元、1.18億元、5.81億元、3.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702萬元、-10.7億元、1.7億元、1.5億元。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經調整的凈利潤率為29.7%、48.6%。 “順風而起”的嘀嗒出行,甚至先滴滴一步提交了招股書。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招股書,擬在港交所掛牌登錄上市,海通國際資本有限公司和野村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為聯席保薦人。 不過嘀嗒出行看似順風順水的日子里,也存在著不安心的地方。 成也順風車,危也順風車 近些年來殺入順風車的玩家不少,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每一個玩家都能在順風車業務里混得風生水起,順風車業務里屢陷爭端的玩家并不少。 嘀嗒出行的招股書里同樣表明,在中國順風車市場里,嘀嗒出行可能將會面對用戶選擇其他出行方式、相關監管規定的限制和安全隱私問題所產生的一系列挑戰。 在目前適用于網約車的相關法律法規里,并沒有能夠直接應用于嘀嗒出行的順風車業務以及其他業務的。順風車市場發展的同時,安全事故也屢現不止,在這樣的趨勢下,在今后順風車市場勢必會迎來監管機構的進一步審查。如果監管機構提高對順風車市場的監管水平,那么新的法律法規可能將會影響到嘀嗒出行順風車業務的推進。 對于依賴順風車業務的嘀嗒出行來說,一旦順風車業務遇阻,那么嘀嗒出行面臨的幾乎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嘀嗒出行的招股書里顯示,嘀嗒出行的營收結構由三部分組成:順風車以及出租車業務網約服務的信息服務費、廣告服務,而順風車業務則是重中之重。 數據顯示,在2017年-2019年間,嘀嗒出行的順風車業務的收入分別為2770萬元、7790萬元、5.33億元,在同期總營收中分別占比56.6%、66.3%、91.9%;廣告以及其他服務分別實現收入為2120萬元、3970萬元、4100萬元、在同期總營收中分別占比43.4%、33.7%、7.1%。 順風車業務對于嘀嗒出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嘀嗒順風車業務面對不僅僅是來自監管機構的壓力,還有來自于內部的壓力。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嘀嗒出行的投訴量達到了5401條。 在順風車業務上孤注一擲的嘀嗒出行面對龐大的出行市場里,卷土重來的滴滴與高德、美團等側面出擊的對手背負著與日俱增的壓力。 巨頭搶占出行市場高地 作為民生基礎的出行市場前景可觀。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在2019年到2025年間,由出租車、網約車、順風車構成的中國四輪出行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7.5%,在2025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過萬億。 在規模龐大的出行市場里,并不缺少淘金的玩家。嘀嗒出行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出行市場里不能忽視的存在——滴滴。 滴滴在經過了沉寂之后,為了奪回更多的份額滴滴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動作來搶占市場。今年年初,滴滴創始人程維提出了“0188”戰略,即將安全作為滴滴發展的基石,沒有安全一切歸0;三年里實現全球每天服務1億單;國內的出行滲透率達到8%;全球服務用戶MAU突破8億。 在滴滴的“0188”戰略下,滴滴在出行市場的各大細分市場分別推出了青菜拼車、特惠快車、快的新出租和針對下沉市場的花小豬打車。可以看到卷土重來的滴滴,在出行市場里并不手軟。 而除了滴滴之外,阿里同樣對出行市場的蛋糕感興趣。早在2017年高德就推出了聚合打車模式,其打造的出行平臺“高德易行”接入了滴滴、神州專車、首約汽車等第三方網約車。還有阿里的另一條線哈啰出現,對于順風車市場也是蠢蠢欲動。 同時為了完善自身服務閉環,作為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的美團,不會錯過出行市場這重要的一環。美團在經過了直營模式的試水之后,同樣轉身做起了聚合模式接入了眾多第三方網約車。根據美團官方給的數據,目前美團打車已經覆蓋近42個城市。 相比嘀嗒出行,這些巨頭無論是在流量入口還是資金支持上,都占據著不小的優勢。數據表明,嘀嗒出行從2014年至今共經歷了四輪的融資,金額超過1.3億美元,而最近的一次融資是在2017年3月,在長達三年的時間里,嘀嗒出行沒有再公開進行融資。 如今嘀嗒出行面對巨頭們在出行市場里的花式搶占高地,通過“撿漏”的嘀嗒出行能否保持優勢,成為資本對嘀嗒出行的提問。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