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支持下的教學策略 羅玲 商海春/作(新華社發) ![]() 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我們教師的教學方式——由課堂教學變成了線上教學。由于線上教學脫離課堂,離開了老師的監管、同學的相伴,孩子們的惰性漸漸顯現出來。如何把線上教學帶來的弊端轉化為優勢,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筆者做了一些嘗試。 第一是巧用表情包,激發學習活力。 在疫情期間,部分學生由于家長忙于工作無暇顧及他們的學習,加上自身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脫離老師的監管,導致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剛開始,老師總是用措辭嚴厲的短信,督促他們及時完成作業,但有些學生卻總是置之不理,作業反饋依舊如初。利用這次線上教學,根據學生性格和喜好等特點,筆者采用了發送不同表情包的方式,督促和管理學生寫作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普遍反映樂于接受表情包方式,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都能按時按量完成作業。 比如,有一次我們班王同學沒有按時交作業,見此情況,筆者給他發了一個“等,在線等”的小表情包,試探一下他的反應。過了一會兒沒有得到回復,筆者又給他一口氣發了3個“淚流滿面”的表情包。沒想到,這次他很快回復了:“老師,別急,別急,馬上發!边跟了3個不好意思的表情包。學生回復得這樣迅速,態度如此誠懇,令作為一名老教師的筆者感到意外。 這件事讓筆者認識到,學生看慣了老師嚴厲的面孔,沒想到會看到表情豐富的表情包,更可能是可愛的表情包觸動了他的心弦。筆者決定改換思路,在以后的線上教學中,多用各種不同類型的表情包:遇到作業沒有及時反饋時,不再嚴厲訓斥,而是發一些“低頭沉思”的表情包;發現作業有進步,會發一個“點贊”的表情包;偶爾一次作業完成得很好時,還會發一個“棒棒噠”,點3個“小鞭炮;有時看到學生用獨特的思路解決問題,就發一個“意外驚喜”的表情包。 改變了溝通方法后,筆者發現學生們每天都在進步。小小的表情包架起了師生順暢交流的橋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目的不全是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 第二是妙用短視頻,增強學習效果。 線上教學有一個難題,就是總有一些學生會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及時理解領會當天的學習內容。上課沒聽懂,作業自然錯誤多。長此以往,回到學校后,孩子們學業的差距會越來越大,給老師的教學也帶來很大壓力。根據學生心理認知規律,如果是學生自己生成的知識就會記憶深刻。筆者嘗試把課堂上用教具演示的過程拍成視頻,發送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們有時間耐心觀看學習。 比如在講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應用時,筆者把奶粉桶放在桌上,演示占了桌子的面積就是占地面積,也就是圓柱的底面積,把包裝紙貼在奶粉桶上演示哪里是側面積,用飲料瓶、塑料水管來演示圓柱的體積…… 筆者將需要演示的內容拍成短視頻,反復查看,還指導學生利用家里的材料反復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短視頻教學,發現教學效果明顯,甚至比在課堂上學習的效果還要好。 我們經常說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材”在教育學中主要指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和自身素質。通過短視頻教學,筆者覺得應該擴大它的內涵,還應該包括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用不同的道具,反復地演示,深化學生的認識,加深他們的理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師生一起創造新的教學模式。 第三是善用小切口,織密教學網格。 學生即將回到他們熟悉的課堂,筆者認為,小切口就是把線上的教學經驗延伸到線下,線上靈活方式和線下師生互動,打開教學的縱深面,成為鞏固教學成果、織密教學網格的良方。 比如每天將學習的重點難點、作業的解析發到QQ群里,讓學生反復學習。一些性格內向、自尊心強的學生,遇到問題時,往往自己想方設法解決,不愿意請教別人。但有些學生自學能力有限,學習上就會積累很多問題。教師利用網絡私密性和自主性強的優勢,把他們學習作業中出現的問題,當成大家共同的問題,上傳到班級學習群里,讓全班同學一起討論,那些沒學會又不好意思請教、愛面子的學生就可以參與其中,理解掌握知識點。這樣既照顧了這些學生的自尊心,又不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也擴展了教育的時空。 。ㄗ髡邽楹戏适性幻切W教師) 羅玲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0年09月21日 08 版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