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提到“User center design”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是一種回歸原始、以人為本理念,是人們在日益電子化的生活中對情感的一種訴求。它不僅僅是指一個產品的功能與性能,或 一個產品外觀及界面;它更多想表達的是,當用戶使用起這個產品的時候一種暢快愉悅的心情,以及用戶想要再次使用此產品的一種期待。 用戶體驗不僅僅是性能的體驗 很多人會認為,一個產品的好用不好用只是取決于它本身運行的速度、功能的多少、流量等因素。其實一個產品它的信息架構、層級關系是否簡單,用戶使用 順序邏輯是否清晰直接影響到用戶使用時的心理狀態。所以提到用戶體驗,一個團隊里面無論產品經理、開發人員、用戶研究員、交互設計師、UI設計師各個崗位 都擔任著不同階段用戶體驗把關的重要角色。 北京“商業價值“研究在對人們使用網站的心理狀態進行研究: ①86%的用戶在高峰期遇到糟糕體驗后不再回來: ②90%的用戶認為網站信息分類體驗不好不可接受,這一比例由09年29%上升為11年37%; ③用戶在電商網站糟糕體驗比例達61%;新聞或信息站點50%,零售網站22%; ④體驗不好后果:75%跑到競爭對手網站;43%對網站留下不好印象并告訴他人。 由此可見,用戶的需求已經上升到一定高度,他們不僅要求產品“能用”,更重要的是“易用”!如果體驗不好,很可能影響盈利。 用戶體驗需注重研究 現階段由于競爭激烈,很多科技公司都跳過了用戶研究的步驟直接進行敏捷開發,我們需要衡量一下研究對產品的深遠影響。 很多時候,產品團隊的成員會“想當然“地認為用戶喜歡怎樣,然而做出的產品到用戶真正使用起來的時候不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原因是,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脫離用戶。 首先,我們需要做定性或定量研究。 我們需要針對產品的目標用戶群進行分析,不同種類的用戶群有著迥異的屬性。產品的設計者不能以自己的主觀意見去設計產品,畢竟你不是用戶“他“本身。 定量研究需要我們做一些問卷調查,就好像小學生寫作文一樣,了解清楚用戶使用產品的”5W“-”Why/when/where/what/who“,這是挖掘產品需求,確定產品定位至關重要的一步。 然后,定性研究則是對用戶進一步的了解。一般在用戶體驗的定性研究有一對一用戶訪談、焦點小組、從旁觀察等。 進行這些研究的同時,我們需注意的一點是,需要找與自己設計的產品同類的競品對他們進行采訪。這里重點提一下的是,“從旁觀察”的方法效果顯著,因 為很多用戶在不知道有人觀察他們狀態下,使用產品時是最自然的,我們可以通過用戶的臉部表情、肢體動作等的反饋,對需要了解的不同項進行記錄,結果往往可 反饋出用戶喜歡和厭惡的功能或操作動作等,設計師可參考結果進行交互的設計。 交互設計的重要性 交互設計概念其實并不空泛,它不像傳統的設計學科主要關注形式,而是關注內容和內涵,而交互設計首先旨在規劃和描述事物的行為方式,然后描述傳達這種行為的最有效形式。實際它指的是一個產品的信息架構、使用思路、流程等使用戶滿意的程度。 所以交互設計在產品誕生的初期,起著一個如何正確快捷地指引用戶的角色。在交互設計中不僅僅是排版的合理性,更多的是怎么在一個有限的界面內展示出 無限的信息;如此一來,我們需要的是分類、歸納信息,而不是我們想到什么功能就馬上將它擺上去界面的其中一個位置。細致來說,界面的不同功能的按鈕的前后 排列、用文字還是用圖標標識等等都影響著用戶使用的習慣。 再說,因為現在很多產品都有大量的功能,所以,一種新式的說法-“數據視覺化”(后續)也是交互設計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關于情感 Steve Job在設計蘋果手機的時候認為,如果能將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元素巧妙地運用到手機界面當中就能大大提升用戶的親切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蘋果的產品中, 如選擇日期的滑輪、on and off的switch等,都來源于生活中齒輪與電燈開關的靈感。如此一來,使人們在使用產品的時候找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共鳴,大大提升用戶對產品的情感依 賴。 另外,對于敘述情感,無印良品的CD播放器是杰出的代表。給我們一種新的體驗,它像一只換氣扇一樣掛在墻上,部件結構簡約,只要把CD放進去,拉一下那根做開關的繩子,樂曲聲就向風一樣被緩緩吹出來。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