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完10周年生日之后,微博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生活時尚社交產品”——綠洲,從大家踴躍求邀請碼的熱情程度來看,這是微博多年以來推出的唯一一款令人心動的產品。 截至目前,綠洲的官方微博已經有了80萬粉絲,意味著這款新產品的用戶很快有望突破百萬。 在此之前,微博曾經推出過紅豆、愛動、波波等社交產品,基本上沒有激起什么水花。而微博兩年前視為戰略重點的微博故事,更是讓它錯失了阻擊短視頻平臺的先機。 而2019年推出一款仿佛來自10年前的極簡產品,讓人懷念起了它還未被疊床架屋的功能、見縫插針的廣告、虐氣沖天的噴子所“污染“的純凈時光。你可以像刷Instagram一樣,在上面不被打擾、毫無負擔地欣賞美景美食美女。 難怪這一款“逃離復雜回歸初心”的社交新品讓很多人一見傾心。 雖然在產品介紹中也鼓勵用戶“分享你的生活”,但是“在綠洲,發現美好生活”這句與抖音神似的slogan,說明了這是一個鼓勵用戶消費內容而非生產內容的平臺。 只要稍微刷一會兒綠洲,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披著Instagram外衣的“小綠書”。而綠洲這個名字本身已經暗示了這是一片“種草”之地。 之所以微博要在主站之外開辟這樣一塊“綠洲”,是因為圖片、文字、視頻、直播、廣告混雜的微博本身,種草體驗的確比不上可以刷之不盡的小紅書、抖音。 所以,綠洲并非微博“重回初心”的一次社交實驗,而是面對小紅書、抖音等種草平臺的一次“曲線防守”。 只用了“內容同步到微博”這一根輕巧的杠桿,微博就通過”一魚兩吃”的方式,保證了綠洲的內容來源。綠洲也憑空開辟出一塊新的“流量池”,內容多了一種全新的展現方式,對于患上“流量饑渴癥”的微博網紅來說,自然是再歡迎不過。 不僅如此,微博上的社交關系鏈也原封不動地被搬到了這片綠洲上來。用戶初次上手就有一片綠洲可以流連忘返,而不是一片內容的荒漠。 因為微博十年來一直牢牢把持著“圖文社交媒體”的賽道,所以“中國版Instagram”始終未能成氣候。10年以后,當中文社交媒體全面“網紅化”,微博也不可能再去做一個“5年前的Instagram”。 所以,這款極簡版社交應用,很可能只是一個吸引“社交厭倦者”的一個幌子,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開辟一個種草電商的新渠道。 那么,時間已經被抖音、小紅書占據殆盡的用戶,會愿意勻出時間給這一款新應用嗎? 不久之前小紅書的全平臺下架風波,暴露出這款“種草神器”在過度商業化之后的“陰暗面”。 虛假內容、刷單刷量、軟文泛濫……種種問題讓它麻煩纏身。也許正是看到了小紅書的“阿喀琉斯之踵”,看到流離失所的用戶,微博找準時機推出了綠洲。 小紅書之所以從“標記我的生活”淪落為“標記我的虛假生活”,一個原因就在于和知乎一樣,以筆記為核心的小紅書很難對KOL內容進行審核,導致筆記可能并非來自真實用戶的親身體驗,而是由專業寫手按照商家需求“編造”。 雖然小紅書也推出了“小紅心”評分體系,引入了“一人一票”的評分機制,然而就如知乎很難杜絕“編造故事”一樣,這樣的內容評價體系也很難起到預期效果。 相比之下,微博上的KOL因為人格化特征更加明顯,會有日常生活的全方位曝光,有著更強的粉絲粘性,且綠洲以圖片、視頻為主,造假難度更高。所以,小紅書與影隨行的虛假內容問題將不會在綠洲身上重演。 綠洲的推廣手段也讓人想到了10年前的微博,通過向大V發布邀請碼的方式,讓他們引導自己粉絲來到綠洲,通過“領頭羊效應”實現了快速的冷啟動。 “我生活中的高光時刻、有意義的瞬間和平常的小確幸都值得被記錄,更應無懼他人眼光,無壓力的被分享”。雖然綠洲的目標是成為下一個“種草神器”,但同時也可以承接“小透明”用戶的社交需求。 當一億人都開啟了“朋友圈三天可見”,“90后開始逃離朋友圈”登上了微博熱搜,微博一直以來都承擔著“樹洞”和“死黨生活圈”的角色。 雖然Instagram國內使用不便,依然有包括明星在內的大量國內用戶是它的忠實擁躉。如今,微博希望能夠吸引這一部分追求美好生活的用戶,讓他們不必再“舍近求遠”。 目前,還無法預言這一片“綠洲”未來會蔚然成林還是淪為荒漠,但是微博顯然已經開了一個好頭。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