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山隘口鎮平所村太空蓮基地,村民正在采摘蓮子(攝于7月6日)。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立秋時節,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隘口鎮平所村已是秋色初染。 早晚的天氣日益清冷,村民楊秀明卻依舊忙得熱火朝天。 “一早清掃村里的路,還有棧道,然后到太空蓮基地采蓮子,一個月加起來有3000多塊錢的收入呢。”幾年前,楊秀明生病,一家五口失去了主要勞動力,成為村里的建卡貧困戶。楊秀明病情好轉后,他不僅在村里太空蓮基地找到了工作,還被村里聘請為保潔員,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 作為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地處“三溝兩叉一壩子”的隘口鎮,自然條件惡劣,境內海拔從300米到1800多米不等,是典型的山區鄉鎮,傳統農業發展條件先天不足。 近年來,隘口鎮以“精準扶貧到戶,發展產業脫貧”為扶貧思路,依托自然資源和生態優勢,大力發展以“茶葉、中藥材、核桃”為主的特色產業,同時借助電商對農特產品的銷售帶動作用,利用地域和互聯網優勢,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以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緊扣特色 做強扶貧產業 今年6月,平所村太空蓮基地的荷花相繼綻放,平所村也迅速成為秀山新晉的網紅景點。每逢周末,許多人都會前來休閑旅游。荷花盛開時節,這里平均每天吸引游客超過500人次。太空蓮基地不僅帶動了鄉村旅游,還助力農戶增收。 “太空蓮渾身是寶,不僅好看,也好賣。”隘口鎮黨委書記劉紅明介紹,荷花盛開時游人如織,荷花謝了又能采摘蓮子,“每畝太空蓮能產蓮子600斤、鐵蓮子200斤、兩斤蓮心茶,畝產值超過4000元。” 去年3月,平所村從江西廣昌引進太空蓮36號,由大戶流轉村民土地統一種植、加工和銷售,政府財政資金給予種苗、肥料和加工廠房建設補助,產業基地覆蓋農戶124戶,其中含貧困戶16戶64人。 楊秀明一家,正是受益于太空蓮基地建設的貧困戶之一。 “除了吸納農戶就近就地就業,農戶流轉土地每年每畝的租金為600元。”劉紅明介紹,太空蓮基地及加工廠常年吸納農戶務工24人,其中建卡貧困戶7人。 2019年,太空蓮基地及加工廠支付村民的務工費累計達28萬元,務工農戶年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 近年來,隘口鎮圍繞全鎮“3+X”(1萬畝中藥材、1萬畝茶葉、1萬畝核桃、X種特色產業)產業發展規劃,建成以山銀花、黃精為主的中藥材基地15980畝,茶葉基地7551畝,核桃基地11544畝(套種電商訂單農業金絲皇菊、雪蓮果、魔芋等),油茶、秧青米、太空蓮等其他特色產業4273畝,中藥材、茶葉、核桃三個萬畝基地基本成型。 電商到村寨 農特產品成“爆款” 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是關鍵。 然而,如何才能讓產于深山里的農特產品走出大山呢? “再好的東西,賣不出去就只能爛在屋頭。”隘口鎮岑龍村村民楊再坤的出路是電商,“有了電商平臺,一斤米能賣到十幾塊錢,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哦。” 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按照“一村一品”發展特色農業的思路,隘口鎮各個村紛紛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楊再坤也在自己的12畝土地上搞起了特色種植。 岑龍村平均海拔800米以上,生態環境好,氣候宜人,盛產茶葉、核桃、大米等,可多年來卻因為地處偏遠而“養在深閨人未識”。 近年來,隘口鎮多方發力助推精準脫貧,在打通了山水隘口微信公眾號、淘寶網、拼多多等電商銷售渠道,借力國家“扶貧832平臺”、農行App等平臺,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的同時,把電商的觸角延伸到村寨院落,保證農戶產品上行渠道暢通無阻,讓隘口的“山貨土貨”走出大山,讓所有農副產品搭上電商快車。 如今,隘口鎮還有了電商研發中心。 劉紅明介紹,電商研發中心由2個實訓室、1個客服中心和1個特色農產品展示廳組成,每期能夠同時培訓40人,全年能培訓電商人才300余人次,覆蓋隘口周邊鄉鎮及與隘口相鄰的貴州部分鄉鎮。 何江華就是隘口鎮電商產業園培訓的人才之一。2017年8月,闖蕩廣州多年的何江華回到鎮上,參加了鎮上的免費電商培訓、開設了自己的網店。一年多來,村里的核桃、茶葉、自熱小火鍋制品,都成了他網店中的“爆款”。 鄉村扶貧產業園 加速“產研加銷”一體化 如今,曾經無人問津的隘口鎮農特產品,已通過電商平臺成了城里人的“香餑餑”。每天下午,都會有物流車到隘口鎮的鄉村扶貧產業園收檢包裹,并通過物流網絡發往各地。 為推進三產融合,實現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物流一體化運作,讓農戶獲得更多收益,去年,隘口鎮在新院村建成了鄉村扶貧產業園。 8月8日,在隘口鎮鄉村扶貧產業園內,工人正在給貨物貼碼打包,商品架上陳列著隘口鎮的大米、蓮子、核桃油等特色農產品。 隘口鎮鄉村扶貧產業園包括研發中心、電商產品加工中心、冷鏈庫、核桃加工中心、五谷雜糧加工中心以及其他附屬設施,共占地48.6畝。通過新建成的冷鏈運輸體系,隘口農戶的鮮雞肉等農特產品在第二天就能送達重慶主城市民手中。目前,電商產品加工中心已與農戶簽訂訂單農業7048畝,帶動1000戶農戶(其中建卡貧困戶120戶)增收,解決就近就業67人(其中建卡貧困戶24人)。加工中心全面投產后,預計可解決200人就近就業,優先滿足建卡貧困人口。 現在,鄉村扶貧產業園已吸引多家電子商務公司、農產品加工企業等入駐,助力隘口鎮加速形成農產品“產研加銷”一體化上行產業鏈。企業實行訂單農業以銷定產,健全“入股保底+利潤分成+補貼”的利益聯結機制,向建卡貧困戶發放電商紅包和訂單農業補助。 2019年,隘口鎮電商銷售額達3200余萬元,日均發單800余單。2020年來,電商銷售額2100余萬元,日均發單1200余單。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