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商業數據派(ID:business-data) 8月5日晚間,有消息稱微軟和字節跳動希望在3周內就Tiktok達成協議,估值在100億~300億美元,這個價格已經低于此前媒體報道500億美元,雙方試圖將在未來21天內,就價格、條款、收購方的支付方式以及技術共享或資產轉移等具體細節達成共識。 中興、華為之后,地緣政治的影響就像一把達摩克斯之劍,時刻懸在中國科技公司的頭頂。 不知道張一鳴此前是否會預料到,這把劍下一個刺向的是字節跳動。在Tiktok美國業務被要求“必須在9月15日前出售或關停”之后,一向低調的張一鳴,連續發布了兩封內部公開信。 據《商業數據派》根據公開數據統計,除3月外,TikTok在1~7月美國市場的應用商店內收入約2978萬美元。 而根據抖音在國內市場的表現,應用商店內的收入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更多是在信息流廣告和電商業務上,這部分收入至少是應用商店的10倍以上。按這個比例推算,TikTok上半年在美國市場的業務營收在幾億美元的水平。 如果按20倍的市銷率計算,TikTok美國業務估值約在200億美元左右,這個價格僅僅相當于字節跳動一年的收入。 Tiktok出售打亂了字節跳動全球化的節奏,甚至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出海布局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Tiktok強制被售,硅谷也沒有贏家。 詳解Tiktok美國業務估值 微軟接觸Tiktok的消息實際上從七月份就開始傳出,但一度傳出微軟已擱置收購計劃的消息。直到在北京時間8月3日早上,微軟發布正式聲明,稱公司CEO納德拉與特朗普就TikTok進行了討論,聲明中首次確認該公司與字節跳動就收購TikTok進行談判,并承諾這筆收購交易將在9月15日前結束。 在不到42天的時間內,這場特殊的收購戰將會圍繞哪些點重點進行談判呢? 估值是最重要的。據CNBC報道,微軟最大的股東及前CEO鮑爾默在8月3日的采訪中表示:“很明顯,(這筆交易)取決于價格。”彭博指出,盡管TikTok潛力巨大,但微軟可能會以低于5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 正常的市場估值與用戶量和營收有直接關系。 據Comscore,eMarteterde數據顯示,TikTok在美國地區的下載量在迅速攀升,從2019年10月到2020年3月的5個月期間,獨立用戶數從2700萬增長到5200萬,幾乎是翻倍是增長。 再早之前,據Statista的統計顯示,2017-2019年間TikTok的用戶增長了1533%,而另外三家社交媒體Twitter、Instagram僅分別增長13%和6%,Facebook用戶則減少了26%。 在美國總用戶數上,Instagram目前是1.1億,SnapChat 是8500萬,TikTok是5200萬。按當前TikTok的增長速度,在今年內用戶數上超過這兩家非常有可能。 微軟在聲明中明確表明“微軟將確保TikTok美國用戶的所有私人數據都轉移到美國,并保留在美國。” 這次微軟和TikTok的交易若完成,TikTok或將能夠為微軟直接提供海量用戶數據。 而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道,當全世界的青少年因為疫情不能上學被迫宅家時,TikTok成了他們不可或缺的伙伴。截至2019年底,TikTok已經覆蓋150個國家和地區、75個語種,在日本、美國、印尼、印度、德國、法國和俄羅斯等地。除蘋果公司以外,字節跳動是唯一一家在中國和西方國家市場各擁有超過1億用戶的科技公司。 在全球用戶數上,截至2019年,Instagram每月有10億活躍用戶,估值在千億美元;而在SnapChat第二季度財報中顯示,營收增長17%至4.54億美元,日活用戶也同比增長17%達到2.38億,市值是314.53億美元。 而對于更為核心的營收數據——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道,TikTok全球用戶數超過10億,但營收還尚未發力。 Sensor Tower 數據顯示,2020年7月抖音及海外版TikTok在全球AppStore和Google Play吸金超過1.02億美元,是去年7月的8.6倍,再次蟬聯全球移動應用(非游戲)收入榜冠軍。 其中,大約89%的收入來自中國版本抖音;美國市場排名第二,貢獻了6%的收入。——按此計算,TikTok在美國市場的應用商店收入約612萬美元。 (來源:Sensor Tower ,統計:商業數據派) ![]() 據《商業數據派》根據公開數據統計,除3月外,TikTok在1~7月美國市場的應用商店內收入約2978萬美元。 而根據抖音在國內市場的表現,應用商店內的收入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上半年大約有3億美元,2019年全年約1.8億美元),更多是在信息流廣告和電商業務上,這部分收入至少是應用商店的10倍以上。 按這個比例推算,TikTok上半年在美國市場的業務營收在幾億美元,應該不會超過10億美元。不過,微軟還希望一起收購TikTok在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的業務。 Twitter2019年全年營收34.6億美元,同比增長14%;凈利潤為14.7億美元,上年為12.1億美元,當前市值約289億美元。按此計算,市銷率在8.35倍。TikTok畢竟在上升期,且未來潛力巨大,如果按20倍的市銷率計算,美國業務估值約在200億美元左右。 8月5日晚間,有消息稱微軟和字節跳動希望在3周內達成協議,雙方就價格、條款、收購方的支付方式以及技術共享或資產轉移等具體細節達成共識。 收購談判的另一個焦點在于,TikTok的核心算法是否打包賣給美國公司。因為Tiktok本身最大的價值其實不在于其龐大的流量和用戶量,而正是其核心算法與技術。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市場,算法系統都是TikTok的核心生產力。 所以Tiktok美國的業務被剝離是否具有可行性,這是一個問題。如果TikTok美國的業務被剝離,收購方將獲得TikTok的用戶數據,卻未必能獲得字節跳動的核心算法, TikTok賴以生存的用戶體驗和高競爭力就無法保留。沒有了字節跳動算法的技術賦能,Tiktok將只剩下一個名字。 微軟在社交產品領域一直相對滯后,而通過TikTok的算法數據和內容運營模式,微軟有望借短視頻市場,直接與Facebook和YouTube展開競爭,改變社交媒體行業目前的局面。 雖然TikTok市值潛力還可以更高,但面對緊急局勢下,很可能被壓低估值。 此外,特朗普還希望微軟收購TikTok美國業務后,會為美國政府(包括美國財政部)提供適當的經濟利益。 雖然目前收購還未確定,微軟股價已受此影響上漲超過5.6%,創下216.5美元/股的歷史新高。一夜之間,微軟市值暴漲870億美元——遠高于TikTok的估值。 全球化夢想還能實現嗎 字節跳動一直是個有全球化理想的公司。 2014 年,張一鳴在接受央視采訪時就說:“我認為我們有機會成為手機用戶獲取信息的重要門戶,不僅在中國,也在國外。” 字節跳動也的確是最深諳全球化策略的公司。早年,張一鳴去清華經管學院講座,院長錢穎一問他為什么沒有針對當地量身定做產品?張一鳴的回答是:“產品是否本地化并不重要,我們的策略是,全球化產品,本地化內容。”——在這一點上,張一鳴可以說看透了互聯網產品的核心精髓。 TikTok 的海外拓展幾乎可以說是復制抖音的產品和運營策略,然后因地制宜調整營銷和內容策略。比如產品形態依舊是根據用戶喜好,利用去中心化算法將短視頻以單列無限下滑的形式推送給用戶,同時又有別于抖音,在發現頁專設一欄標簽趨勢排行,正是為了迎合海外用戶喜歡添加內容標簽的習慣。 早在2015 年,字節跳動就開始了全球化布局,開發了今日頭條海外版Topbuzz,登陸北美市場后又擴展到巴西和日本市場。 對于美國市場,字節跳動一直比較重視,2016 年還曾試圖買下4美國社交平臺Reddit,后來因為中資身份和報價關系沒有成功。 對于字節跳動來說,Tiktok在美國和印度市場的折戟無疑為其他地區市場發出了不好的信號,在日本、澳大利亞等市場也存在進一步的風險。 另外,TikTok事件的爆發也改變了字節跳動的上市時間表。此前已有消息稱字節跳動考慮將中國業務在香港或上海上市,字節跳動近年來營收增速很快,據悉2019年營收超過170億美元,凈利潤超過30億美元。按2019年的營收估算,字節跳動的估值至少在千億美元以上。經受此次風波的的字節跳動估值會受到打擊嗎? 從現有營收來看,Tiktok營收約是字節跳動短視頻領域收入的10%,這個占比并不大。 從用戶量來看,美國、印度等海外地區的用戶總量占其短視頻一半的用戶規模,全球化的戰略受到很嚴重的挫折,短期內,這一定會影響字節跳動的想象空間。 但對一個身體強健的公司來講,字節跳動長期來看依然向好,所以此次事件也不必過度悲觀。比如,華為在2019年營收8588億元,同比增19.1%。2020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4540億元,同比增長13.1%, 凈利潤率達到9.2 %。 另外,字節跳動相對于華為,還有不會受到供應鏈影響的優勢。 Tiktok出售打亂了字節跳動全球化的節奏,甚至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出海布局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Tiktok強制被售,硅谷也沒有贏家。 Facebook創始人從“中國好女婿”變成了“渣克伯格”,而即使微軟真的收購了Tiktok,還需要首先上繳一筆費用,作為一家更加to B的公司,后續能否運營好這個短視頻產品,也還是一個問號。 最令人感慨的,是硅谷精神的隕落。硅谷,曾經被稱為距離夢想最近的地方。因為鼓勵冒險、刺激創新、容忍失敗、絕少束縛的氛圍形成了獨特的硅谷文化。 但曾經的硅谷精神,變成了“不能戰勝你,那就消滅你”。為了應對商業競爭,Facebook曾推出了兩款克隆“TikTok”的短視頻App,并在7月29日反壟斷聽證會上,在無確鑿證據的情況下,認定TikTok竊取Facebook的技術。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