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瞭望智庫8日發布了新時代互聯網的六大趨勢。這六大趨勢是基于智庫云平臺的人工智能技術,對最近一年來中國300位行業領軍人物相關言論進行分析、預測而得出。 300位行業領軍人物包括100位專家、100位企業家和100位官員。六大趨勢為——顛覆性技術創新催生更多新業態;網絡安全與網絡發展并重;從消費互聯網時代進入工業互聯網時代;“新文創”成文化產業重要力量;人工智能賦能大數據;強力推動5G商用將促進物聯網變革。 趨勢一,顛覆性技術創新催生更多新業態。顛覆性技術有可能使得原有產業發生根本改變,也可能是利用新技術撬動傳統產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表示,未來10年,對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可能不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而是信息技術融入各個產業之后形成的跨界融合新生態。 趨勢二,網絡安全與網絡發展并重。新時代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安全與發展相輔相成,“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網絡安全地位的提升,將帶動互聯網發展格局的轉變,導致網絡安全風險的商業模式將被叫停。 趨勢三,從消費互聯網時代進入工業互聯網時代。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最新支點。發展實體經濟,重點在制造業,難點也在制造業,制造業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 趨勢四,“新文創”成文化產業的重要力量。“新文創”,即新時代的文化生產方式。2012年以來,中國文化產業年均增長始終保持在13%以上,而互聯網文化占文化市場產值的70%左右,“新文創”潛力巨大。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CEO程武表示,“數字文化”并不是僅僅將文化概念進行數字化和網絡化,而是全新的文化生產與傳播方式,這才是“新文創”的根本含義,“新文創”即以IP構建為核心,文化價值與產業價值相統一。 趨勢五,“智數”時代,人工智能賦能大數據。有了大數據,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利用大數據。未來人工智能將在大數據的分析、預測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以提升數據和信息的有效性。但是,對于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的價值,多位權威研究者持懷疑態度。人工智能的未來之路,也將影響著大數據應用的路徑。 趨勢六,強力推動5G商用將促進物聯網變革。1G到4G主要面向個人通信,而5G技術則帶領移動通信進入“萬物互聯”時代,使得更多類型、更大量的數據可以在物與物之間流動。因此,它可以推動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更為廣泛地應用。 2012年以來,中國不僅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技術應用市場,也在移動網絡應用等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并且正展現出自己獨特的發展路徑。瞭望智庫副總裁程瑛表示,希望這份報告為業內提供有益參考。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