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輕人剛進入職場的時候,最大的抱怨就是,我可是學什么什么的,我的目標是做什么什么,為什么老板讓我打雜。 什么是打雜? 有些是非技術性的,打印個文件,美化一下表格,幫部門老大跑腿買個咖啡,遞送個資料,或者去清理一下陳舊的文件,甚至是體力活,比如搬運機器設備什么的。 有些是帶一些技術性的,調整一下頁面版式,臨時解決一個陳舊的弱智bug,幫別的部門同事處理一點線上故障,或者臨時抽壯丁一樣被拉去其他業務部門做支持。 但有些其實并不是區分的那么明顯,比如,跟著一些骨干去做客戶的銷售支持,你以為就是體力活,搬機器,接網線,但冷不丁客戶向你提出一個產品問題,你說,我就是搬機器的,合適么。 無所不知的TK教主,當年在綠盟剛入職的時候,一起共事,他當年還只是信息安全產業的新人,頭銜是安全研究員,但做的事情,很多都是打雜的,各種客戶支持,技術咨詢,以及同事中需要幫忙的各種瑣碎小事,有問題,找TK就對了。 這影響他的技術精進了么?耽誤他的職場上升了么?現在的TK教主,在騰訊的技術體系里,最新的職級是T5。我相信業內的人應該能明白,騰訊T5是什么概念。 1、打雜是一種態度 樂意幫助別人,愿意做各種瑣碎的事情,能夠任勞任怨,放低身段,絕大部分領導都會喜歡這樣的人,企業初期考察新人,說實話,很多人能力相差不大,新人的職場中能力表現機會也不會特別多,但同事間的口碑就會對這個人是否會留用,以及后續能否有不同機會,產生關鍵作用。 在實習生是否留用,新人入職后能否通過試用期的考核中,態度方面的考核其實占據了非常重要的比例。說句夸張的,可能并不低于能力考核。 2、打雜是一種視野 打雜往往要跟不同的團隊,不同的人溝通交流,從某種意義來說,打雜其實增加你在職場的接觸面。 有心人就會充分利用這一點。 說個比喻吧,假設有人做商業間諜進入某個公司,一定會積極熱衷于打雜,你們信不信,因為這樣可以更多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和情報。了解這個企業的運作內幕,不同團隊的核心骨干,業務訴求,以及內部存在的問題和矛盾。 當然,我們不做商業間諜,但如果我們想深入理解這個行業,這個職場,你會意識到,接觸面和溝通有多重要,對大部分人而言,你的職場應該不會只做一份工作對吧,為什么不肯多了解一些,多接觸一些,多體會不同人的目標訴求,和其中的機會與問題。職場通病之 - 坐守金山不自知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寫一些不同實習生的人生軌跡,有個案例挺好的,非常有代表性。 有一批學生去銀行實習,其中有個小伙子,聽從父親的建議,沒有選別人熱衷的一些核心部門,而是跑到大堂去當跑腿的,天天干雜活,人特別熱情,見誰都客氣,大家都喜歡他,但確實由于名額有限,加上家里也沒什么背景資源,實際上他是得不到正式職位的。 他父親對他的教育非常好,說留不下來不要緊,多看看有沒有其他機會,多給人留下好印象,以后能不能做銀行的生意。結果留心觀察,多溝通,真的發現了一些銀行日常供應商的問題和機會,出去后自己創業,靠銀行里實習給別人留下踏實肯干的好印象,順利接到了一些設備供應的機會,而且這間銀行的人還給他介紹了其他銀行的客戶,很快就啟動起來了。 3、打雜一樣鍛煉能力 駁雜和精深并不沖突,TK教主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懷疑過這一點,覺得自己駁而不精,但這段經歷至少開拓了思路,與不同人的合作,與不同思想的碰撞,參與不同的項目評估,讓自己能夠有更開闊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去分析問題。博采眾長之后,為我所用。從量變到質變,現在誰還敢說TK教主駁而不精? 很多人覺得打雜浪費時間,是因為他們眼里的目標只有本職那一點點的事情,眼界窄,所以就看不出每件事情的意義和價值。但有心人就能從打雜中學到很多不同的東西。 在很多公司,你都能看到有這樣的熱心同事,或者說救火隊員,不管哪個項目,哪個團隊出了問題,線上出了bug,第一想到的是請教他,找他幫忙,然后你會發現,這個人怎么這么厲害,別人焦頭爛額的東西,他怎么往那里一坐,呆一會就找到原因了。 這東西是練出來的。 很多時候,新人會覺得幫別人調試,被別的團隊抓壯丁去干雜活,參與一些別人的項目支持,是浪費時間,但對有的人來說,這其實是多了幾倍的經驗值,經歷更多技術和業務場景,試圖理解和參與更多不同思維和訴求的產品和技術架構,不斷的磨練自己歸納總結的能力,不斷的讓自己快速適應和學習新的環境和新的信息。 相信我,這種萬能的救火隊員,在任何公司,都是寶貝。 4、打雜是一種境界 這話說的就大了,我認識很多技術大牛,跟他們聊天,最近忙啥呢,嗨,沒啥,打雜呢。 比如說,淘寶P10,數據庫大神褚霸,好幾次問他都這么說。 在某些技術群里,自稱打雜的,不是老板就是技術高管。 很多大公司職場經理人,出來創業,或者加盟創業公司做合伙人,第一件要學會的事情是什么,就是能打雜。 大部分小公司,創業公司里,打雜最多的,一般都是老板,沒辦法,人手短缺,事無巨細,老板親歷親為。 這些年職場有幾個詞很流行,全棧,跨界。 為什么這些詞流行,創業時代,人力資源短缺是常態。人力成本越來越高,一人當多人使是常態。跨界溝通成本高,能自己解決的就自己解決是常態。什么是打雜,就是事到臨急,什么都能做,做了還能做好。 天天羨慕老板風光,見過老板自己打雜的時候么? 不要說身邊不起眼的小老板。互聯網那些巨頭大佬,福布斯排名最靠前的那幾位,你有機會問問他們,創業初期,一文不名的時候,誰沒親歷親為各種打雜來著。 大佬們,大牛們當年也都是各種打雜過來,怎么你就牛到了不能打雜了呢? 當然,我知道,總會有人反駁,你不知道,我們公司讓我們純干體力活,一點技術含量的都沒有。我知道,總有人會說,遇到好上司打雜也愿意,現在的上司就是折磨人。總有人會說,不但干體力活,錢還少,巴拉巴拉。 路都是自己選的,這篇文章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如何選擇工作,如何選擇職位,那是另外的話題,如果你選擇了你期望的企業,選擇了你期望的職位,遇到很多你不爽的問題,抱歉,不在本文討論范圍之內。 那有人又說了,我哪有的選啊,你站著說話不腰疼。 這事我以前也說過,早干嘛去了。 視野開一點,目標寬一點,你會發現,可學的東西多著呢,打雜,說著簡單,做好了,不簡單。 作者:caozsay 來源:caoz的夢囈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