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陸瑤 邱智麗 雖然2019年巨虧近40億元,但華誼兄弟(300027.SZ)卻在年報發布的同一日扔下了一枚“炸彈”。 4月28日晚間,華誼兄弟的股票發行預案和公司2019年財報、2020年一季度報告同步發布。該預案稱,公司擬以2.78元/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 29日開盤,華誼兄弟迅速漲停至3.94元,創下一個半月來的新高位。 抄底入股一筆合算的買賣 前述預案顯示,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發行對象為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陽光人壽、象山大成天下、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山東經達等9家企業,且全部發行對象均以現金方式認購股份。 華誼兄弟在預案中表示,由于公司“輕資產”的影視作品生產模式及產品制作周期長的特點,預計公司未來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本次發行有助于滿足公司對于流動資金的需求。 有傳媒分析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2.78元/股的低價募資,也是公司現金流吃緊的一種表現。對參與募資的公司而言,這是一個較好的“抄底”機會,“價格合適,又是老牌的內容公司,畢竟在影視行業中有足夠多的資源,平臺對內容都是有訴求的。在行業和公司最困難的時候買入,也是一筆合適的買賣。”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此次募資前,騰訊計算機持有華誼兄弟7.90%的股份;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大股東馬云,合計持有華誼兄弟8.03%的股份;豫園股份持有華誼兄弟2.36%的股份。2019年,阿里影業與華誼兄弟簽訂戰略協議,并通過企業借款形式為華誼兄弟提供7億元資金;華誼兄弟的關聯公司則向騰訊計算機的關聯公司發行了3000萬美元的可轉債票據。 此外,阿里和騰訊旗下公司與華誼兄弟在娛樂內容上存在長久的合作關系。騰訊計算機向華誼兄弟采購游戲、版權等服務,并為其提供宣傳營銷服務;阿里文娛全資持股的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向華誼兄弟采購影視版權內容,并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和聯合發行等服務。 而另外6個投資企業此前與華誼兄弟未有實際交集,且屬于不同的業務領域。具有國資背景的山東經達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園區運營、土地開發等業務,是山東省濟寧國家高新區的全資國有企業。象山大成天下、三立經控和名赫集團則在影視投資、文旅地產開發等方面各有建樹。 信泰人壽和陽光人壽是“兄弟連”中的兩家保險公司。根據預案,兩家公司均以保險資金作為認購股票的資金來源。 根據預案內容,參與此次募資的9家公司均將和華誼兄弟進行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如阿里影業將在實景娛樂、影游聯動、藝人經紀、短視頻內容和公益事業等領域,與華誼兄弟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陽光人壽的合作也將涉及知識平臺、藝人代言、影視作品商務、保險業務、短視頻內容等多個領域。 影視文化投資仍處冰點 青桐資本執行總經理劉亞榮稱,華誼兄弟是為數不多同時拿到阿里和騰訊投資的公司。而這筆定增融資在此刻進行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華誼兄弟本身的財務狀況所致,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華誼兄弟在嘗試擁抱線上流量。 “電影公司原來是‘后端院線為王’,重度依賴下游院線宣發,線下是主要收入來源。疫情導致線下業務萎縮,院線近3個月顆粒無收。這讓電影公司被迫尋找新出路,擁抱線上流量。例如導演徐崢與字節跳動的合作,打破以往電影的收入模式,從分賬變為固定收益。華誼擁有內容制作團隊,而阿里、騰訊擁有視頻平臺,這預示著內容線上平臺投放的趨勢,將打破后端‘院線為王’的時代。”劉亞榮告訴第一財經。 作為華誼兄弟的第二大股東,騰訊曾多次押注華誼兄弟。早在2011年騰訊4.5億元投資華誼兄弟,并持有華誼兄弟4.6%的股權,成為華誼兄弟第一大投資機構。2014年,騰訊、阿里、平安斥資35億元入股華誼兄弟,成為繼投資眾安保險之后“三馬”的再一次聚首。 業內觀點認為,騰訊、阿里頻頻押注華誼兄弟看重的是其內容優勢,無論是社交網絡還是游戲、視頻、音樂、網文等,都需要優質的影視資源支撐,來進行IP聯動和延展。尤其是在視頻領域,內容已經成為互聯網平臺的兵家必爭之地。 在近期一場線上會議上,辰海資本合伙人陳悅天分析了內容對于互聯網平臺的重要性。他提及在長視頻領域,騰訊、優酷、愛奇藝之間長達15年的內容競爭,消耗了整個VC和巨頭大量的資金,且大部分仍處于虧損狀態。在博弈格局長期存在的困局下,視頻網站平臺之間的戰爭持續圍繞優質內容進行爭奪,如果能夠把握住一種重要的內容門類,加上體系化的布局,在爭斗的過程中就可以持續受益。 在短視頻領域,騰訊面臨來自頭條系的強勢競爭,在行業已經完成前期流量積累的基礎上,如何構建持續生產優質內容的能力,則是騰訊突圍的關鍵。對于短視頻業務而言,影視內容不僅可以為平臺用戶帶來更多的創作素材,還可以依靠影視明星和內容來吸引新用戶。 伴隨阿里、騰訊對于華誼兄弟的看好,影視文化產業是否會迎來投資新窗口?不少投資人認為,形式依舊不容樂觀。 在投資圈,不少機構對于影視文娛賽道頗為謹慎。天眼查數據顯示,2016年是文娛產業投資高峰,約有1000起投資事件,此后融資數量逐漸下降,2019年獲得融資的文娛企業僅200家左右。在不少投資人看來,受IPO、并購和后續融資難度大的影響,文娛項目退出難,資本價值難體現。 疫情之下,娛樂傳媒市場投資更是降至冰點。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文娛傳媒行業投資數量為24起,同比下降了71.1%,投資金額同比下降72.5%。 對于文化內容產業未來的競爭格局和投資機會,劉亞榮認為,目前頭部流量比較集中,后端內容可復制性弱,頭部內容公司跑出來的概率更大。“純內容公司還要煎熬比較長的周期,結合社交和流量的內容會有機會。”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邵振興告訴第一財經。而這或許正是互聯網平臺與影視公司牽手的根本原因所在。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