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閱讀二輪內測沒多久,公眾號就又給原創作者發了一顆糖。 4 月 14 日晚,有公眾號主陸續發現后臺驚現 「專輯」功能(原頁面模板)(以下簡稱「專輯」功能)。 ![]() 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立即對微信官方進行采訪,官方回復:為提升用戶在連續閱讀場景下的體驗,微信公眾平臺升級「頁面模板」為「專輯」功能,目前正處于灰測階段,暫不支持自主申請。被灰度到的公眾號可在左側導航欄“專輯(原頁面模板)”中根據指引創建。 要知道,頁面模板可是被創作者“一見傾心”的寶藏功能,不僅能將文章進行系統性的集合展示,更能為“老文章”增加新的閱讀量,那么相比于“頁面模板”,“專輯”升級了哪些新功能?對于公眾號號主有哪些用處,又該怎么玩? 1、一張圖看懂「專輯」功能 都有哪些升級 通過對微信的采訪,我們發現,升級后的“專輯”比“頁面模板”更加注重原創功能,甚至可以說是專門為原創作者準備的,無論是在申請門檻還是收錄文章的規則中,都可以體現出來。 1.申請條件更嚴格:原創成最低門檻 目前“專輯”功能并不能自主申請,但想要使用該功能,必須先開通原創功能,且圖文專輯中需要專輯內文章均為原創文章。而「頁面模板」為通用功能,無需開通原創也可以使用,并且收錄文章可以為非原創文章。 2.入口更加明顯:專輯可插入文章中,在頂部顯示 對于「專輯」功能的入口,除原「頁面模板」支持鏈接分享、配置公眾號自定義菜單欄以及的分享到朋友圈、會話、收藏外,「專輯」還增加了一個更為醒目的入口:在單篇文章中,專輯會展示在文章上方,某個專輯的文章在被訪問時,會顯示專輯來源,用戶可以查看更多。 ![]() 不過根據微信官方的回復:該功能灰度期,暫不支持分享到「在看」。 3.專輯數據整體可視化 另一個重要的升級在于,創作者可對「專輯」的名稱和詳情進行編輯,原「頁面模板」只能擬標題,并不能說明詳情,且專輯內的閱讀、留言數量均可以在封面看到。 在灰度期間,一個專輯中最多可以包含 50 篇原創文章,創作者可對單篇文章添加數據編號,且專輯內文章的整體數據將匯總顯示,如專輯每篇文章的閱讀數(單篇計數不超過10w+),單個專輯閱讀量統計最高顯示100w+,而「頁面模板」均不支持以上功能。 ![]() 為了方便大家對一目了然的了解「專輯」和「頁面模板」的區別,我們做了一張表格,如下: ![]() 2、流量和變現? 「專輯」要這么玩 毫無疑問,「專輯」功能讓原創再一次站到了鎂光燈下。堅持原創的公眾號主在微信生態內已經“獨享”了很多功能,如付費閱讀、相關閱讀、公眾號推薦等等。 ![]() 在眾多“兄弟”功能中,「專輯」對公眾號運營者有什么獨特價值?怎么使用才能發揮最大效能? 1.給單篇文章加一個超級鏈接 如果用傳統媒體來類比,「專輯」就相當于專題報道,不同的是,「專輯」既有專題報道的整體性、震撼感,還能讓每一篇文章都成為專題的入口。 前文已經提過,專輯可在單篇文章內插入,在頂部顯示。當公眾號作者發布該文章時,如收編到專輯中,文章頂部便會顯示:來自XX專輯。 這相當于把文章底部為其他公眾導流的相關文章推薦,優先交給該公眾號、內容創作者的手中,自己給自己導量。這帶來的意義是:
2.付費閱讀+專輯功能=付費連載 微信一向喜歡不斷推出多樣化能力,讓生態內玩家自行組合,像玩樂高一樣將不同功能組合在一起,通過組合拳打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一思路,在「專輯」功能身上,同樣奏效,它的最佳拍檔就是付費閱讀,前者助力普通讀者成為深度讀者,后者讓深度讀者變為付費讀者,讓公眾號運營者靠內容更好地變現。 ![]() 付費閱讀推出以來,有不少創作者將小說內容付費連載,還有一些知識性的分享也采用付費連載的模式。但從展現形式來看,這種付費的方式相對而言比較碎片化。「專輯」的出現,毋庸置疑,可以讓付費連載、付費知識更加體系化,實現“浸入式付費”。 這也給這類公眾號運營者帶來了更好的運營方式。 比如,第一篇文章可以以免費的形式發出,此后的連載內容全部使用付費閱讀,用戶只要看到第一篇文章并且感興趣,就可以通過頂部的入口進入該專輯連載,從付費的場景來看,非常平滑。 而過去由于每篇文章一篇一篇地推送,頁面模板入口也相對不那么好找,以一篇文章帶動整個系列文章的付費和閱讀,場景相對割裂。 可以看到,做體系化內容的公眾號,會迎來一波流量和變現紅利。這也透漏了一種風向,公眾號生態面臨總體打開率低、內容質量下降的局面,微信的解決辦法是,繼續對原創、深度內容進行一系列鼓勵。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