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滴滴快車的忠實用戶小毛開始打專車了," 感覺快車越來越貴,有時專車反而更便宜,司機基本都會選擇一口價接單。" 所謂一口價,是滴滴 2019 年 8 月推出的新功能,司機可在用戶上車前可根據路線直接定價,無需擔心因擁堵等行車原因發生溢價,雖然這意味著專車司機要扛下途中可能新增的成本風險。 司機此舉背后,是疫情之下網約車出行訂單大規模下滑,在局部地區引發的專車、快車客源爭奪戰。 4 月 14 日滴滴宣布調整組織架構,新成立 " 用戶增長部 ",由網約車公司執行總裁陳熙兼任用戶增長部 GM(總經理),向柳青匯報。目的是推動滴滴全平臺用戶增長,協同各業務部門形成合力,最終實現 "0188" 的三年戰略目標,即:沒有安全則一切歸 "0",每天服務超過 1 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超過 8%,全球服務用戶 MAU 超 8 億。 上一次滴滴公布訂單數據還是 2018 年,那時媒體推算的平臺日均訂單數約為 2200 萬,之后再未看到公開渠道消息。疫情之下,各個出行平臺訂單回升普遍承壓,此時宣布架構調整,滴滴對用戶增長的迫切性可見一斑。 訂單下降 70%?滴滴否認稱 " 不實消息 " 自今年 2 月以來,受疫情強擊的網約車平臺舉步維艱。易觀數據顯示,2020 年春節期間,中國網約車市場日活躍用戶大幅下滑,每日直接訂單損失超 5.8 億元。 2 月 19 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產業發展研究部工程師張雅琪表示,預計 2020 年一季度,滴滴平臺全國訂單規模將同比下降超過 75%。 小偉是一名廣州的滴滴專車司機,之前主要服務于往返機場、高鐵車站等長途出差的商務散客,或者接著企業滴滴發來的整單。但 2 月起,小偉接到的訂單寥寥無幾,往返機場的訂單幾乎為零。 小偉的個人感受是,廣州專車訂單量減少了至少 70%。" 我們公司原來有 500 臺專車,上個月退了 200 多臺。" 小偉稱跟自己一樣選擇留下的司機更難," 現在廣州 CBD 珠江新城,是上百個專車司機在等兩三個單。" 針對中國信通院工程師和司機小偉的推算,滴滴官方均表示否認,稱為不實消息," 司機的個人主觀感受不能說明問題,他可以說自己收入變化,但不可能了解總體的訂單水平。" 滴滴方表示,基于商業機密考慮,不便透露相關數據的變動情況。 快車訂單回升,專車缺單依舊 隨著復產復工的推進,主要依賴同城出行的滴滴快車訂單逐步在回升,但致力于 " 為中高端用戶提供高品質打車服務 " 的專車市場,隨著接送機、商務出行等核心業務在國際疫情當前被不斷沖擊,回暖仍看不到時間表。 距離疫情爆發已兩個多月了,小偉依然在勉力維持著日常生活花銷," 上個月流水少了一半,扣去每個月 5300 元的車租,一個月賺個四五千就不錯了,這還不包括水電房租。"
![]() 正是在這樣的無奈下,部分像小偉這樣的專車司機涌入快車市場。 即使滴滴平臺為專車市場投入了不少高額優惠券,但為了搶到更多訂單,專車司機不得不選擇了成本更加不可控的一口價計價方式。如此一來,無論路上遇到擁堵還是交通事故等等外在因素,專車司機都要對額外成本 " 照單全收 "。 滴滴:正努力平衡專車、快車司機利益 快車司機阿志看來,平臺對專車的扶持不僅是發大額優惠券。" 還會把快車的單派給專車,然后再給專車司機補貼差價。" 阿志透露,自己之前曾以用戶身份下過單,明明選的快車,卻是專車接的單," 都是雅閣、寶馬之類的,一看車型就知道是專車。" 阿志稱,現在開專車的同行們確實很難接到單子,但快車司機的日子也不好過," 我現在的訂單只有年前的五、六成,上個月更低才兩、三成,即使車租減半也很難堅持下去。" 而 " 一單難求 " 的現象在晚高峰尤為明顯," 下午四、五點后在 CBD 地區打開熱力圖,基本上周圍兩三公里就有 600 多臺快車在等單子。" 對司機的不滿,滴滴回應,將快車訂單發給專車司機接,是 2016 年起就有的做法,并不是特別針對此次疫情的動作,對快車司機利益影響微乎其微。 打車訂單量萎縮時,留存在滴滴平臺的專車、快車司機們,一同涌入用戶量級更大的快車市場,而當市場高度重疊,原本 " 各司其職 " 的司機們,會不會被推入一場無可奈何的零和博弈? 滴滴方面表示,正在努力平衡兩方司機群體。" 從平臺角度來講,還是會優先照顧數量最大的快車司機群體利益,但現在畢竟大情況不景氣,專車司機的處境也要考慮。" 滴滴同時透露,疫情期間,平臺沒有任何沒有盈利,一直在貼錢。 滴滴組織架構調整,意指 1 億日均訂單 另一家網約車平臺高管也表示,專車和快車沖突應該沒那么大," 就廣州來說,目前滴滴的專車師傅還不到快車師傅的五分之一。" 該人士同樣認為,即使專車市場大量蒸發,專車和快車也并不是真正的零和關系。目前市場上的專車品牌除了滴滴還有首汽、神州等等,他們在應對疫情沖擊的同時也在嘗試打開新市場," 滴滴應該為專車尋找新的機會,比如即將返校學生的日常通勤問題,從而和快車減少同質。" 針對網約車行業此次面臨的共同挑戰,業內人士稱,在行業上升期時,公司問題被掩蓋在業績增長中,但行業出現調整時矛盾則會突現出來,這也是企業自我診斷和調整的最佳機會。 " 滴滴整體對于組織管理思考不足,網約車的前景不斷打折扣,再不增長的話,就什么都是問題。" 一位前滴滴中層說。 滴滴此次組織架構調整中,用戶增長部由網約車產品部、原平臺產品部、網約車平臺乘客部的部分團隊融合組成,由網約車公司執行總裁陳熙兼任用戶增長部 GM,平臺產品負責人黃瀟瑩、平臺乘客運營負責人張可帥兼任用戶增長部 AGM,向陳熙匯報,除了實現 "0188" 的三年數據增長目標,公司內部郵件的表述中,還寄予其未來推動平臺產品迭代和創新,支持公司一站式出行平臺建設及進一步的品類延伸,實現滴滴內部跨業務、跨組織高效協同的使命。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