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姐 我們逗留在“本地”,任何環境下都可以“生活” 大年初四,家人生日。我想在如今這種情況下,大概率是訂不到動物奶油的現做蛋糕了,前一天打開某蛋糕官微也下不了單,因為配送不了我所在的城市。但不知道為什么我當天還是打開餓了么,搜索到一家評分高、樣式新穎的店,下單,沒想到商戶即刻接單,并且準時送到,配送費0元,外賣員是較為靦腆的臉頰很紅的中年女人,令人印象深刻。 在我們大多數人深居簡出的時候,一直有人在忙碌,世界依然在轉動,其實那也是一種安全感。我們不是不能出去,只是自愿禁足隔離,我們是井然秩序的一部分。而秩序靠什么呢?對鐘南山院士和醫護人員的信任、對國家基礎設施水電煤wifi的毫不懷疑、對一線警察和城市安全守護者們的確信、對集體文化的信仰,以及對那群幫我們快遞任何所需生活物資的騎手、快遞員的深度依賴……還相信有一些隱形的運轉嚴密的邏輯、算法、法則、規律,甚至命運在發揮作用…… 我長期寫城市經濟、社會、生態和生活。想想城市的生活到底什么最重要呢?當我們進入一個條件限制的模型里(居家隔離),到底改變什么因素(自變量),可以維持甚至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因變量)?在較極端的環境下,人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和家人,又應該怎么維持經濟和社會生活,繼而關心更大的世界。 我們逗留在“本地”,任何環境下都可以“生活”,未來可以面向更美好的生活,靠的到底是什么?這是一場需要合作、協調、思考的集體進化論,在這樣的模型化的經濟社會條件下,探索出的新措施、新方法、新服務、新技術、新戰略、新設施等等,將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從多年前的O2O,到2016年開始風風火火的新零售,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相互影響,浪潮一波又一波,不變的就是那片藍海——消費、學習為主的生活場景。現在面對較為極端的場景,這套體系如何迅速地恢復能力持續提供服務?甚至因為在特殊時期被推向一線,已成為前置部隊,發揮著加速經濟復蘇、穩定就業等功能,未來是否也會承擔更多的使命和責任? 你發現了嗎?現在的本地生活里,處處都是國計民生。
![]() 二 騎手的戰“疫”,連接生命與生命 當我們在家隔離一個月,他們不間斷地在外跑了一個月。他們幾乎成了陌生人之間唯一的線下聯系紐帶。網上關于外賣小哥的報道非常多了,他們不僅能幫助獨居老人、孕婦等特別的人群,還能為一線工作者提供必不可少的后勤保障,成為區域共治環節里提供社會價值的力量。 我非常想知道這一個月來騎手內心世界的變化。經過朋友介紹,我認識了一個餓了么蜂鳥騎手時超飛,河南周口人,春節沒有回家,在上海值班工作,現在已經連續工作一個多月。他說,當別人都在家躲避病毒的時候,他開始也是害怕的。后來就慢慢不覺得怕了,甚至都不覺得累了。 他說他最難忘的就是大年初五,一個老人給女兒送N95口罩的單子。那天還下著雨,他接了一個幫送單,從白玉蘭公館送到長寧來福士廣場。老人對他說,女兒現在在商場上班,人流量大,趕緊幫忙送去讓女兒做好防護。老人還拿出兩個口罩送給他,說病毒厲害,注意安全。他說這樣的父愛和這樣的關心,讓他感動得不行。下著雨,24公里,他只跑了40分鐘就送到了。老人驚嘆他的速度,他說這是蜂鳥秒送,應該的。老人又給了他80塊的小費。 他印象最深的是送華山醫院重癥監護室的單子,他說別人都不敢接,他接了。客戶看到他接單后就打來電話,說她在別處下的單等了很久沒有人接,沒想到餓了么有人接了,再沒有人接她就要“餓死了”。她是個護士,下單的是面包之類的烘培產品。 當時已經晚上十點,時超飛想著她還沒有吃飯,就沒多想接完訂單就去送了,跑到她所在的醫院12樓,出電梯給她打電話。她拿到之后問,“你往這來不害怕嗎?”時超飛說,“你不問我我還沒想那么多,你現在這樣一問,我還真害怕了。”
![]() 他說他從家每天跑20多公里到火車站附近開工,看的出來,他的心態特別好。我問他每天除了外送之外,還會做點什么,他說他白天跑單,晚上有空就會釣魚。我看過一個紀錄片,白天生活比較疲累辛苦的人群,晚上釣魚能減壓能逃避紛繁。他說那是愛好,確實比較清凈。說實話,我沒有想到90后騎手的心態是這樣的。他還特別感念他的經理,疫情期間,經常打電話關心,告訴他如果外面沒吃的,可以去他家里吃。 正是在特殊時期如往常一樣的堅持、內心平和、同時充滿希望和愛,一切都靠初心驅動的騎手們,保證了這支隊伍可以照常戰斗,甚至承擔更多社會責任。這是被主動前置的服務本地生活的一線隊伍。 如今從一個月來的結果看,這個隊伍的運轉非常高效且安全。口碑餓了么給騎手們配齊防護物資,明確防疫程序,經常鼓舞士氣,努力加強騎手心理建設和科學防控知識,還給騎手配備了保險等。 線上線下之間再如何數字化、智能化、機器化,一定會有這樣一群人長期存在。從服務新零售,到服務新生活,需要更多的是人的溫度、初心和情感。新零售歸根到底還是屬于純商業的部分,而生活,不只是商業。平時是三公里生活圈,疫情期間則是一公里生命圈。他們,就在用初心、希望和愛,連接生命與生命。
![]() 三 新生活時代 回想17年前的SARS時期,不僅口罩產能非常少(以上海為例:2003年,半個月1000萬只;2020年,日產400萬只,17年前僅為現在的1/6),而且完全不具備居家隔離并且維持生活水準的條件。人們的疾病科普和自覺性,數字化生活的能力,都是遠遠不足的。 這17年究竟進步在什么地方?一是制造業,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聯合國認證,具有完善39個大類工業體系的國家,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已經超過十年。二是數字化智能化服務能力的提升,開啟了新生活時代。盡管線下各店鋪依然高度分散,但線上已經搭建好了協同的生活方式。這種協同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在特殊時期,反向推動線下店鋪的行為發生轉型和逆轉。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幾乎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發展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有本著作叫《生活水準:利益和可行能力》。里面有一個觀點是,一個人的自由反映在其生活的可行能力之中,具體到每一個人的生活層面,發展就是發展每一個人的生活可行能力,享受一種有價值的生活。 在特殊時期,生活可行能力和某種意義上的自由,一定程度上是本地生活平臺高度智能化的協調配置所賦予的。2018年4月,阿里全資收購餓了么。2019年10月12日,餓了么和口碑合并一周年,阿里集團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宣布,和阿里經濟體融合全面完成。2019年11月19日,王磊正式宣布推出基于本地生活行業的新服務戰略,以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為核心,推動整個行業的數字化升級,給百萬商戶安裝“數智中臺”。 有時候總是這樣,你做的那些整合的準備,總有用武之地,回過頭來發現,原來每一步都走得這么嚴絲合縫。都說阿里是商業基礎設施的提供者,這會兒看,也是城市基礎設施提供者。本地生活的意義,可能不只是商業,還是真正的社會、生態和生活。 前幾天還在看阿里巴巴的第四季度財報,2019年第四季度營收1614億元,超出市場原本預期的1592.0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2019年第四季度本地生活服務營收75.84億元,同比增長47%,收入主要來自餓了么的平臺傭金、配送及其他服務費。 我采訪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副總裁張鋒的時候,問了以上收入相關的問題。但他的回答給我的最大印象是,當外界更多在關心收入這個指標的時候,他們內部只有一個信念,反反復復會跟人強調的信念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即便是在疫情期間,也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所以,他們才會密集推出那么多舉措: 1月21日,首發公開信:“我們一直在”,承諾口罩等醫護物資不漲價,服務不打烊。 1月26日,提出“醫護關愛計劃”,目前聯合406家商戶在26城送出超過9萬份愛心。 1月26日,開通“外賣極速上線”業務。 1月30日,推出包括傭金減免、年費延期、金融支持、商家外賣服務極速上線、贈送保險等在內的“五大決定”。 1月30日,在多個城市率先啟動“外賣安心送”服務。 2月4日,聯合6萬門店,保障多城市民的菜籃子。 2月6日推出“藍海平臺”,首批提供1萬個就業機會,請餐飲服務員就近臨時轉崗外賣送餐員、商超檢貨員。 2月8日,推出疫情應對、店鋪運營等4000多門線上免費課程。 2月10日,宣布提供10億專項資金,疏解商戶現金流壓力。 2月10日,推出企業團餐安心送,聯合萬余家供餐商戶,當天即服務41家復工企業。 2月11日,共推愛心助農計劃,鏈接原產地直銷農產品與城市菜籃子。 2月19日,口碑餓了么推出開工“十件套”,包括:傭金減免+1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外賣急速上線;多平臺同步開直播;聯動政府部門,開展“民生保供”項目,推進品質商戶進駐“安心專區”;對接復工企業訂餐需求;支付寶+天貓+聚劃算+高德支援;口碑卡券支持到店自提;POS+SaaS精準獲客、精準營銷;建立透明餐廳聯盟:提供4000門免費線上課程。
![]() 讓生意如何不難做,其實是個需要長期積累、研究、持續調研溝通,密集推出新舉措,新方案的過程。所以,阿里有個強大的大中臺(數智中臺),結合區域團隊,共同就細節問題進行決策,才能推出以上那么多舉措。 比如,“藍海平臺”共享員工的概念,張鋒說了一些背景,“口碑餓了么跟商家聯系一直非常密切,疫情發生后,大家都很揪心。餐飲企業老板們剛發完年終獎,兜里現金都是不足的。老板們本來是來跟平臺借錢的。我們團隊春節期間基本沒有休息,啟動各種商戶調研,緊急拍板了五個決定等。但是借錢救濟并不是長遠之計,剛好我們也有超市檢貨員招聘的需求,不像騎手需要一定技能和培訓,超市撿貨員培訓時間較短,技術操作的門檻較低。就把‘租用員工’這個想法跟老板們商量,結果一拍即合。讓餐飲服務員在超市就近干活,會配備一次性雨衣,戴口罩,保障條件比較好。盒馬生鮮因為自有超市,所以也有同類需求。兄弟團隊想到一塊去了,英雄所見略同,幾乎同時推出。口碑餓了么首期開放1萬個機會,立即有4000人表達了意向。算是跟餐飲企業一起同舟共濟。” 張鋒表示,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全國人民自覺居家隔離的犧牲,會讓疫情提前一些結束。全國各城市都開始復工,外賣消費增長會快速恢復,在“安心送”“無接觸”的情況下,甚至會有一波報復式增長。從復工一周的數據看,長沙環比增長56.2%,位列第1,杭州環比增長31.1%,位列第7,廣州環比增長23.4%,位列第15,上海環比增長21.7%,位列第21位,深圳環比增長18.6%,位列第23。他判斷,堂食的恢復會比較緩慢,但到店自提的訂單也會有大量增長,并且此后會有長足的發展。就在前兩天,口碑平臺聯合優質商家,全面推出預約自提服務,消費者可以線上預約線下到店即拿即走。 他還強調,本地生活服務,直接服務者始終是本地商家。如何讓商家的生意好做,如何讓消費者在商家那里得到更好的體驗,獲得更好的服務,是阿里開啟新生活時代,發展新服務價值的關鍵。半個多月來,口碑餓了么已為逾百品牌、數千家門店裝上“數智中臺”。餐飲企業不僅能靠外賣自救,更是趁此機會,提升數字化能力。行業普遍認為,阿里本地生活平臺的數字化,正是行業復工的最佳路徑。 阿里整合口碑餓了么到店和到家的各項能力,建立了從選址、供應鏈、預定、點單、配送、支付、評價在內的全鏈路數字化體系,實現服務數字化、門店數字化和營銷數字化。在一套系統中,商戶可以管理餓了么、口碑、支付寶、淘寶App等多個渠道的店鋪,實現阿里生態內的賬戶通、營銷通、交易通、流量通。這背后就是阿里本地生活商業操作系統。
![]() 簡單來講,數字化經營鏈路,就是判斷到底哪里是商家的效率卡點,哪里有新的價值創造的可能,如何提升效率。用戶需求與商家供給之間的不平衡,如何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去平衡,去動態調整。例如在疫情期間,生鮮、商超的需求量大增,口碑餓了么就迅速從中臺制定方針,下放政策,各地第一時間執行,短短幾天后,在疫情最嚴峻時,口碑餓了么率先宣布在全國38個重點城市,統籌超過6萬家生鮮、商超門店,全力保障線上“菜籃子”的供應。 經過這一段特殊的時期,不僅消費者的心智被打開了,商家的心智也都打開了。美好生活,萬物即配。不光是餐飲企業,超市、書店、藥店等,各種各樣的生活服務店鋪都可以鏈接進來,更多想得到、想不到的生活需求,都可以通過新業務新服務等解決。比如,一家書店在疫情期間推出,打開外賣平臺,在家逛書店。未來,各種各樣的新業態,新可能性,都會隨時發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新業態也會持續萌芽。 四 成為在春天復蘇的第一個希望 中國烹飪協會2月12日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指出,春節期間,各大城市年夜飯的退訂量達到94%至100%,行業比同期損失5000億元。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收損失達100%以上。西貝餐飲董事長求助“貸款發工資,撐不過三個月”,目前還有2萬員工待崗;海底撈休市9天,“營收+員工工資”損失超過7億元。 餓了么極速上線,審核時間從原來3天變成3小時,每天最多審核5000家。15天內已經有接近2萬家街邊小店上線餓了么恢復營業;15萬家包括餐飲大品牌在內的門店上線了外賣功能。經統計,目前已營業的街邊小店單日銷售總額高速增長,環比增長近250%。 品牌餐飲鵝夫人目前60%的員工都已復工,會將外賣業務作為目前提高營收的重點渠道,接下來考慮針對外賣場景推出合適的定制餐品。 另外,筆者采訪了以前會經常光顧的南門涮肉的副總賈敏,她說疫情的影響很大,經濟損失幾千萬,目前員工都在工作店面,店內需要對員工做好防控管理工作。目前剛開始做外賣,經朋友推薦上線了餓了么一家平臺,接下來會針對外賣的工作開展更精細化的管理手段。關于客戶的維護,要從產品質量、產品包裝升級、顧客回饋上下功夫。
![]() 大家都把外賣和它背后的數字化當作在春天復蘇的第一個希望。活下去,事在人為。其實,外賣不僅是餐飲的線上版,也許是未來完全不同的商業形態,值得大家進一步去探索。 比較顯著的變化是2月以來線上買菜、商超、醫藥等用品的需求開始大幅增長,線上業務已經成為許多餐飲企業提升營收的重要渠道。 比如重慶的火鍋市場就呈現了新的特征:1月20日到2月18日,4周的時間里,不能出門的人把目光轉向了線上點外賣火鍋。火鍋外賣絕不是火鍋店的線上版,它更像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商業形態。比如,火鍋居然變成了重慶下午茶新寵。在2月11日到2月18日這一周,幾乎每6份火鍋外賣里,就有1份是下午茶時段訂的。 孫紅雷主演的《新世界》正在熱播,也許,新世界的大門也正向所有人打開,無論是正在痛苦、苦悶和壓力中的人,還是一直探索新的可能性和希望的人。 當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有一個“三此主義”——此生應該做而且能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推諉到未來;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環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任憑世事變化,我們的生活還是要繼續。每個人都當是在進行一場創業、創新、生活的實驗。而阿里本地生活開啟的就是新生活時代。無論如何,更加健康、美好的新生活,正在養成中。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