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線下銷售受阻,淘寶直播間涌入了大量農民主播 來源:北京商報 耗不起的小微企業等不及開始通過線上電商自救了。由于員工無法回來上班,店也沒法正常開門,在深圳經營電腦配件店的鄒志堅將業務轉到了網上,開啟了淘寶店“漢志科技”。這家新開的淘寶店支撐起他每個月還房貸、車貸,交租金、發工資的開支。同鄒志堅一樣,在線下復工遲遲沒有明確通知時,商家們瞄準了網店,更多人把以前沒有經營下去的“老店”重新開了起來,還搭上了直播東風。在復工復產上,電商平臺贏在了起跑線上,直播這類新工具也派上大用場,幫助復工如期而至。 網店九年后重開張 2月10日算是鄒志堅2020年上班的第一天。不過,鄒志堅并不是在自己的兩間實體店上班,而是守著電腦,在淘寶店鋪“漢志科技”上架了13件商品。這就是鄒志堅復工的第一步,與另一位朋友一起摸索著運營。 鄒志堅在深圳有兩間實體店,銷售電腦配件。如果情況一切正常,鄒志堅的實體店應該已經開門營業20天了。而現實是,門店開業時間還需觀望,網店則開業一周多了,而且,他的店鋪排名從剛上產品時的18000多名上升到了9400名。 鄒志堅在2011年開設了漢志科技,正式經營的時間則要從2020年開始算起。“2011年就注冊了,但那時候網店和線上購物發展得沒有現在這么好,因此開網店就是想看下情況。今年情況不一樣了,希望網店能成為消化存貨的銷售出口。” 鄒志堅的朋友們在疫情期間的網店運營狀況,進一步堅定了他重新激活網店的信心。“這段時間,朋友店鋪的月銷量可以達到200臺,盡管與上個月500臺的銷量相比確實少了很多,卻可以保障基本運營并與各項成本支出打平。” 在線上想盡辦法復工的不只鄒志堅一人。成都的西部鞋都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商業運營部負責人唐菲正在用直播方式,向鞋都的168戶商家和各家店里的銷售人員講解如何通過線上開啟“云復工”。“商家們還是很積極的,也很有信心。無論是企業還是商家,大家都意識到這也是一個機會。” 在位于西部鞋都的直播基地,唐菲帶著顧客“云逛街”。唐菲稱這段時間直播的流量特別好,“以前平均一名主播一天出300-600單就算不錯了。最近平均每天有4-6名主播同時直播,平均一名主播一天可出1000多單。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大家線上購買的量在增大。”據唐菲介紹,目前,商家都有大量春款商品需要銷售,淘寶直播等線上方式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解決庫存的渠道,也能給消費者帶去更好的購物體驗。 尋找銷售出口 不確定的復工時間,讓做著小本生意的鄒志堅有些頭疼。年前,鄒志堅特意向銀行貸款20萬元從廠家提前進貨,就等著年后開門營業時能有充足的貨量,有個好的銷售業績。現實的情況則是:本來計劃1月31日就要開業的門店,直到2月19日還沒有能夠正常復工的跡象,這就導致近14萬元的貨物全都積壓在了鄒志堅手中。 “按照原定的時間進度以及銷售情況,大年初七開業至今,至少可以銷售出六成的貨,但現在門店一臺顯示屏都賣不出去。”鄒志堅一邊苦于沒有收入進賬,一邊苦于每月至少2萬元的成本支出。“門店雖然一直關店,但房租還要繼續交,員工工資還要照常開。”如果再加上房貸、車貸,鄒志堅一個月的支出費用在6萬元左右。 沒有收入進賬的前提下,每個月6萬元的支出,對于鄒志堅這樣做著小本生意的商家來講,是筆不小的支出。“壓力很大,2萬元成本是固定的,銀行還有貸款要還,著急開工上班。”鄒志堅判斷,線下店預計還需要2-3個月的恢復期,必須把銷售比例慢慢往線上移動,貨源不是問題,只是需要新的銷售出口。 “希望線上銷售占比可以達到20%。”鄒志堅給自己定下了新目標。 與此同時,同樣積壓著的還有農產品。“壓力山大”的農戶也到網上賣起了蔬果。鮮馥品牌負責人王建文前幾天對著賣不出、叫不上價的壽光蔬菜發愁。原本春節的休假就已經停工五天左右,大棚里的蔬菜已經逐漸成熟可采摘了。隨后連上了疫情,外地客商并沒有如期而至,致使壽光的大量果蔬積壓在大棚里。雪上加霜的是,農戶們的收入也出現斷崖式下跌。 滯銷情況越發嚴重,外地客商的采購車始終進不來,逼著王建文和農戶們自己將蔬菜運出去,試著到網上尋找機會。如今,王建文在網上銷售著蔬菜組合的包裝禮盒,一箱16斤,一天可賣出2000箱、約3萬多斤蔬菜,相當于為10個大棚解決了目前的瓜果成熟之后無法銷售的問題。 直播跨界賣貨求生 毋庸置疑,線上的確為眾多商家提供了轉機,尤其是直播等新方式打通了眾多看似無法相連的行業,為彼此復工助力。 化妝品品牌“一葉子”在直播間里賣起了竹筍。“春筍吃了皮膚會變好!”一葉子主播lori一邊介紹,一邊把竹筍農戶小軍哥連線拉進了直播間。另一邊的小軍哥,則冒著雨在竹林掰開一顆竹筍,在鏡頭前進行講解。因為這場不一樣的跨界賣菜,一葉子的直播間觀看人數比平時多了30%。 由于線下銷售受阻,淘寶直播間涌入了大量農民主播,全國近千個蔬菜大棚化身為直播間。最近,淘寶直播上,1000多個商家發起了一場跨界賣菜:不管自己是賣衣服還是化妝品,都幫農民賣起了水果蔬菜。他們有的在直播間掛上農產品鏈接,有的在直播中連麥村播主播。 不少主播反映,消費者在特殊時期對果蔬蛋奶等品類更為關注,對化妝品的需求度明顯下滑。無論是出于穩定直播間里的粉絲量,還是幫助更多農戶銷售農產品,暫時“跨界”銷售商品是短時間內的解決方案。從長期來看,如果品類跨度過大,則并不適合培養高黏性用戶。 實際上,線上復工也只是剛剛起步而已。鄒志堅與合作伙伴仍在摸索運營網店的思路。在上傳產品信息時,鄒志堅對各項參數信息并不熟悉,只能與廠商反復核實。“只核實3款產品的參數,就花費了好幾天的時間。我們自己也都不太會做圖,上傳的產品圖都比較簡單。” 鄒志堅也坦言,店鋪開了十幾天,客流量不足還是大問題。在3C數碼行業,想要擠進前100名的排名,店鋪日點擊量要超過1000個,月營業額達到23萬元左右。2月16日這天,漢志科技的訪客數23人,瀏覽量82人。“現在還是在想辦法為店鋪引入更多的流量,還要把線上營銷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同時,還希望能有更多的銷售渠道和融資機會。” 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認為,此次疫情中,眾多新的商業工具讓中小商戶避免承受零營收的損失,也縮短了平臺向商家乃至全行業普及新工具的時間。直播間里銷售房、車不再是新鮮事,商場的導購員在線直播、在線辦公、在線問診和在線教育更像是“突然爆發”,一定程度上與平臺往日的普及和體系的搭建相關。疫情結束后,平臺仍需思考流量留存、轉化率等問題,并制定更為詳細的行業規則以適應長期發展。北京商報記者 趙述評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