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閆麗嬌 編輯/魏佳 來源:燃財經 2月10日,燃財經舉辦“穿越疫情,創業者需要怎么做?”線上沙龍,正式推出“燃財經創新經濟戰疫計劃”。在線上沙龍的分享環節,賽富投資基金首席合伙人閻焱、智學明德國際領導力中心創始人徐中、小恒水餃創始人兼CEO李恒在燃財經社群里進行了主題分享,聊了聊他們對于應對疫情的想法和建議。 “疫情的影響可能沒那么快結束,但我們也不要盲目悲觀。”閻焱圍繞著《疫情之下中小企業應該如何脫困》這一主題分享了他的觀點。 閻焱提到,目前疫情對于中小企業的影響已經初見端倪。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遇到的最大問題可能都來自現金流。如果沒有足夠的現金流,有可能出現崩盤現象。為此,賽富作為頭部基金做出了相應預案,對400多家被投企業做了初步了解,要求被投公司最好都能備足12個月以上的現金。 同時,企業也不用盲目悲觀,每家企業都應該鍛煉一種自我度過難關的能力,減少對資本依賴。而在如何應對危機的具體策略上,閻焱提到,增加企業現金流的兩個方法是開源和節流。不該花的錢盡量不要花,例如很多中小企業都有應收賬款,這個時候要把應收賬款盡量催上來。除此之外,短期內最好能有一些很快產生現金流的業務。 在本次沙龍中,就當下中小企業急迫關心的一些問題,閻焱也一一做了回答: 企業最重要的是靠自救 燃財經:社會各界對“企業應不應該盡快復工”有一些爭論,有人認為復工對疫情控制影響很大,有人認為不復工導致的經濟停擺帶給社會的損失更大,你的觀點是什么? 閻焱:這是一個近乎無解的問題。從疫情控制來說,應該盡量減少人群積聚。如果不復工,對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打擊又太大,將來可能引起比疫情更大的經濟危機。目前來看,延緩復工是比較穩妥的處理方法,問題是延緩多久。現在有一些地方把假期延長到了20號,在目前的疫情之下,尤其是大規模外地務工人員返回一線城市的情況下是有道理的,但是過了20號怎么辦?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到時候還要看有沒有出現可控的拐點。 燃財經:對于現金流出現危險的被投企業,賽富是一視同仁地普遍救濟,還是會跟以往的預警項目一樣,個案分析考慮注銷止損呢? 閻焱:肯定是個別對待。企業還是要鍛煉一種自我度過難關的能力,偉大都是熬出來的。如果企業遇到困難,沒有自身挖掘潛力,要依賴外部救助的話,不會成為偉大企業。 燃財經:你怎么看待裁員問題,會鼓勵被投項目采取裁員的方法嗎?裁員過程要注意什么? 閻焱:裁員是個棘手問題,很多企業可能最終都要面對。短期來看,裁員未必是最佳方案。按照《勞動法》,如果現在裁員需要支付補償,有可能對公司現金流造成的損失更大。我建議,公司應該坦誠地把公司面臨的現金流問題和員工說明,看看大家能不能共度難關,包括采取減薪或獎金推遲發放的措施。 燃財經:企業的現金流戰略儲備和企業的債務以多少比例分配比較合適? 閻焱:要看這個企業處在什么階段,是早期企業,還是成熟企業。總體來講,至少要保證企業的現金流能夠覆蓋掉12個月左右的借款利息支出。 燃財經:對一些中小企業,現金流沒辦法保證12個月甚至6個月的,應該怎么辦? 閻焱:現金流主要是兩塊,一部分是企業自身能有什么辦法開源節流。另一個是外部,我曾經做過呼吁,希望政府和銀行按照市場規則建立紓困基金,基金要按照市場規則來管理。僅僅靠稅收幫助中小企業來不及,如果不解決企業的現金流問題,可能會出現成批倒閉。但是,企業最重要的還是要自身想辦法。 燃財經:有人認為,眼下投資人應該勇敢出手,“這是撿漏的最佳時機”;也有人認為投資機構應該等疫情過去、局勢明朗了,再去投資那些自主活下來的好項目。機構是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你的策略和建議是什么? 閻焱:投資既不是錦上添花,也不是雪中送炭。投資對企業更多是加速作用,搭檔關系。企業能否成功,更重要的還是自身有沒有應付危機的能力。如果一個企業沒有造血技能,沒有在困難壓力下生存并且長大的能力,你輸再多血,企業也長不大。 燃財經:最近兩年,資金源頭縮水嚴重、資產泡沫破滅嚴重,投資機構普遍面臨的現實困境有哪些?疫情帶給投資機構的新挑戰有哪些? 閻焱:資金源頭并沒有縮水,因為中國的貨幣印發依然是世界第一。錢是有的,問題是3/4以上的資金都在國有企業為主體的基金里。國有基金的投資動向,可能未必完全按照市場規律。另外,資管新規出來以后,占整個中國資本市場80%以上的銀行,對基金的投資都給切斷了。民營基金融資確實比較難。總體說,資本市場錢是有的,錢在誰手里,按照什么渠道、什么方式去投,這是問題的實質所在。 哪些行業正在迎來機會? 燃財經:眼前一擁而上的口罩、線上課程等領域,3個月后會是一地雞毛還是全新的開始? 閻焱:口罩是個典型案例。中國生產了全世界80%以上的口罩,未來這個行業怎么辦?我個人感覺有兩點:第一,口罩會成為我們每個人生活中必備物品;第二,政府應該作為采購方,來保證對這些企業有最基本的采購量。這是整個社會穩定所必須的,也是政府必須要做的。 燃財經:疫情之下是否也存在逆勢投資?例如茶具企業,是否應該復工后先做庫存,為疫情過去后的市場做準備? 閻焱:庫存也是錢,也會占用資金,從公司生存以及現金流控制角度,不太合適先做庫存,這時候有流動性資產在手里最重要。另外,疫情過后想要大家喝茶的數量增加到原來的2倍,也不太可能。 燃財經:這段時間大家的吃飯地點從餐廳轉到了家里,不知道疫情結束后,在家做飯的習慣還能延續多久?你認為會誕生哪些新機會? 閻焱:這是一個社會學問題。是不是疫情過后,人們就愿意在家做飯了?我個人覺得應該不是這樣,我原來在北大學社會學的。人的一大特點就是,記憶特別短暫,人是很難改變的。年輕一代已經習慣了叫外賣,可能不會因為一場疫情就改變,大家的習慣會慢慢回來。 燃財經:這次疫情對房地產會產生哪些影響? 閻焱:短期來看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負面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對于中國這種高房價、不均衡分配現狀,可能是正面影響。可能會慢慢把房地產的價格拉平,不會再這么暴漲了。 燃財經:賽富投資的青客公寓已經成功上市,蛋殼也已上市。你怎么看接下來中國長租公寓、租住產業的發展?有哪些機會和挑戰? 閻焱:長期來看,長租模式在中國是非常有前景的,一線城市的年輕人買不起房,就會一直有租房需求。但是,目前長租公寓所面臨的困境在于“二房東模式”。二房東是非常危險的行業,一旦出租率上不來、達不到90%以上,即便表面看是盈利的,但盈利部分都轉嫁到房租了,風險承受能力非常弱。 燃財經:疫情之下也有很多行業在爆發,比如生鮮電商、協同辦公、在線教育、在線健康、在線娛樂等等,你自己比較關注哪些新機會,為什么? 閻焱:電商和送貨到家服務,變得異常突出,我相信這些企業會長期生存下去。中國是人口大國,市場分布又極不均勻。前幾天,我看北京有很多快遞小哥們還在堅持送貨,我挺感動的。應該給這些冒著巨大風險工作的快遞小哥更多關懷,包括他們的收入,以及對他們的人文關懷。對他們更加尊重的企業,我覺得未來會很有前途。 協同辦公、在線教育,我覺得都會有非常大的前景,但會不會是目前資本市場、股票市場那樣爆發式的增長,我覺得也不會。因為這些都是與人的生活習慣有關的,他一定是伴隨著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而逐漸成長,不會是突發性發展。爆款容易發生在哪些行業?在消費品、網紅、在線娛樂行業是有可能的。協同辦公、在線教育很難。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