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左羅的過往,在別人眼中,應該是一種典型的“逆襲人生”模板: 粥左羅畢業后一度面臨就業的迷茫,擺過地攤、做過服裝店員,直到后來從事了新媒體行業,兩年半,他就從新媒體小編做到了年薪 50 萬的內容副總裁,出品的線上課程銷售超過 1000 萬元。 2018 年 3 月,粥左羅裸辭創業,在很多人都說微信紅利殆盡之時,他的公眾號「粥左羅」,已經成為超過 50 萬年輕人的成長讀物。 ![]() 2019 年 4 月份起,他把自己的寫作方法濃縮成“粥左羅 21 天寫作訓練營”的付費課程,幫助每一位學員提高寫作能力,目前已有將近 3000 位學員完成學習。 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內,粥左羅就完成了自己的“人生逆襲”。 高中時,粥左羅就特別喜歡看創業者的故事,俞敏洪、王強、徐小平三人的創業故事讓他很是向往,李想、高燃、茅侃侃這三位 80 后創業者,也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激勵著他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2009 年高考,他成為當時學校六個文科班唯一一個過二本分數線的,但還是決定復讀,一年后他考進了北京體育大學。 農村出來的他自認為過去 20 年全在背教科書,需要高強度“補課”,大學期間,他瘋狂閱讀各種書,包括經典小說、名人傳記、文學、心理學等;四年看了幾百部經典高分電影;周末經常去 798 看展,看不懂也硬看;寒暑假還搭車徒步去過西藏、青海、云南。 粥左羅后來回憶,他在知識面和認知上迭代升級,都是大學階段完成的。 粥左羅還是一個擅長反思的人,他曾寫文章講述自己的那段擺地攤的生涯:“很多小攤販沒你想象的那么窮,我最多一天純利潤有 1500 元,但相應的確實也很辛苦。” 這段經歷讓他對“創業之苦”有了切身的體會,同時,擺攤時的經歷了啟發了他在流量、營銷、數據等方面的新媒體思維。 1、“100W+”的坐標” “我吃到了追熱點的甜頭” 粥左羅是 90 年生人, 2010 年到北京上學,畢業就成了北漂。 北漂的第一年,他住在北五環外一間十平米的地下室中,每天早上不到七點起床,帶著 100 多斤的明信片坐地鐵去南鑼鼓巷擺地攤——這是他大學時就在做的,大學期間,他還做過家教、開過淘寶店、做過保安、下過工地。 后來,由于城管嚴查,出不了攤,他經朋友介紹去一家運動服飾商店做店員,賣衣服,賣鞋子,賣滑板,賣滑雪板。 一直做了十個月后,粥左羅覺得“繼續這么干下去就完蛋了”,雖然還不知道干些什么,先辭職再說。 辭職后,他一邊找工作,一邊處理以前擺攤積壓下來的明信片,轉折點就在這個時候——一位非常能侃的買家發現他的經歷、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都很好,于是推薦他去了創業邦做新媒體編輯。 2015 年 8 月 17 日,粥左羅正式入職創業邦,成為新媒體編輯。 2015 年的創業邦,內容正在從雜志、網站向公眾號新媒體轉型,這給了當時還是新媒體小白的粥左羅很多寫作的機會。 當時,粥左羅的主要任務就是寫公眾號文章,每個月要產出 10 到 15 篇的文章,還要兼顧排版和數據統計的工作。 粥左羅常常私下琢磨,如何寫出爆款文章,他發現,在各類文章中,關于熱點事件的文章最容易有高數據。 兩個月后,粥左羅寫出閱讀量達到3. 5 萬的小爆款文章,是一篇關于科技互聯網的熱點文章。 “我是吃到了追熱點的甜頭。” 2015 年 10 月 27 日,他寫出了自己的第一篇十萬加文章,是一篇寫“ 90 后創業者抄襲國外作品”的文章;再往后,他寫的一篇雙十一的稿件,收獲了超過兩百萬的閱讀量。 “這個時候,我找到了自己寫作的坐標,就是數據,當然賺錢在北京活下去也是很大的驅動力,我在北京住了一年半的地下室。” 那段時間,粥左羅跟熱點,重點就在于“快”和“全”。 “一旦發生什么熱點,我就馬上寫,不管那是晚上還是周末,還是在吃飯,我都會快速的往前推,不用有多少深度,不用多長,快就是最大的競爭力,我后來講的第一個新媒體課程就是教人怎么追熱點。” 粥左羅稱,他那個時候追熱點,都是寫那種很淺的,缺少深度,但是那個階段很少有人這樣做。現在再這樣追熱點已經沒人看了。 在創業邦的一年半時間,他創作了超過 100 篇平均閱讀量10W+的爆文。 到了 2016 年后,好幾家公司都想高薪挖他過去做新媒體。 “當時有很多邀請,我都婉拒了,從個人成長的角度看,這種內容已經做到頭了,我再這么寫下去也不會有什么進步;從收入的角度看,其實也沒有很大的刺激度了。” 2、新媒體課程的坐標 “高效輸出干貨,跑入知識付費” 那個時候粥左羅已經在考慮別的出路,恰好當時插座學院找上了他,邀請他做新媒體培訓課。 粥左羅給插座學院錄了一節講述“如何起標題”的課程小樣,插座學院CEO何川發現,粥左羅的課程內容邏輯性和實用性非常強。 何川評價:“粥左羅不僅出課質量高,而且總能準時完成課稿。” 2017 年 3 月,粥左羅加入插座學院,成為年薪 50 萬的內容副總裁兼首席新媒體講師。 在插座學院工作的一年,粥左羅七成的精力在課程上,三成在公眾號運營上。 2017 年,粥左羅投入全部精力完成了包括 11 個模塊, 90 節課程的《公眾號運營·實戰指南》,其后這套課程在插座學院的“好多課”App上線,賣出了超過三萬套;他的另一門課《用公眾號增加收入,掌握最熱門職場技能》在十點讀書的平臺的賣出了 5 萬份,累計付費額超過 1000 萬。 這期間,粥左羅還做了企業內訓的工作,他的第一次“新媒體特訓營”講課是為聯想集團的開設,粥左羅提前準備了 700 頁的課程PPT。 “其實最難的不是課程準備,而是講課本身,第一次講課就要面對聯想集團,而且一連講兩天共 11 個小時,這對我是巨大的考驗。” 粥左羅坦言,他此前并沒有任何線下講課的經驗,當時失眠了好幾個晚上,然后在家嘗試對著墻練,發現沒法練。 “模擬 11 個小時的講課很不現實,我也沒法練,所以就干脆就算了,硬著頭皮上吧。” 所幸,需要講的都是粥左羅一手打磨、爛熟于心的課程內容,最后還是得到了很好的反饋。此后,他又受邀為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電信、歐萊雅等十余家大型企業做新媒體內訓。 2017 年 11 月,粥左羅接手了插座學院公眾號的運營工作,在研究了以往的數據后,粥左羅給插座學院公眾號賬號做了定位梳理,聚焦于個人成長職業發展,規劃了個人成長經驗、名人大佬成長的勵志故事等幾個發文方向。 據粥左羅介紹,在進行了定位梳理以及對選題的嚴控之后,插座學院公眾號的閱讀量大概在一個月翻了一倍。 期間,粥左羅也寫了不少原創爆款文章,如《張一鳴:不甘平庸的年輕人,全都有同一個特質》,有超過 500 個賬號轉載。 這一年多的經歷,讓粥左羅提煉干貨的能力得到了一次巨大的升級,同時他發現原來自己很適合走知識付費的路,這給了粥左羅新的坐標。 “插座期間,我每兩天寫一節課,從來沒有停過,整整 90 節課都是我獨立完成的。我的優勢就是提煉方法論,研究并實踐個人成長相關的方法論。” 3、“向上生長”的坐標 “通過寫作來變現,是可以復制的” 從 2018 年 3 月起,粥左羅從插座學院離職,用他的話來講:“想走,但也不是特別清楚要做什么;另一方面還是有一個想做自己賬號的愿望,有些存款,有底氣,那就逼自己一把。” 2018 年春節期間,粥左羅七天沒有出家門,每天拿著本子寫寫畫畫,他回顧了整個公眾號發展的歷史,包括當時主流公眾號的發展,他認為這個行業還是非常缺優質內容的,只要做出來的內容能比80%的好,就依然是有機會的。 離職之后,粥左羅將自己的重心放在了「粥左羅」這個公眾號上,幾個月后,他以“向上生長”為名注冊了自己的公司。 從 2018 年 3 月到 10 月,整整七個月,粥左羅的公眾號都會他自己一個人來做的, “其實整體上跟以前寫文章,出爆款沒有什么區別,唯一的區別的就是只寫自己最想寫的東西,只寫自己相信的東西。” 粥左羅的文章往往觀點突出、文風流暢,因而很快就有了大批讀者,寫到第十篇文章,就有了接近十萬用戶。 去年美團收購摩拜后,粥左羅寫了一篇《套現 15 億現金后,摩拜 80 后創始人留下了 2 條人生潛規則》的文章,閱讀量超過了 160 萬,僅這一篇文章就給他帶來了四萬多的粉絲。 至今,粥左羅的賬號保持著月增長兩到三萬的增粉速度。 2018 年 8 月份,通過“知識星球”的付費社群,粥左羅在創業后第一次賺到了錢。 此前,很多廣告主都找過粥左羅想要投放,但他都拒絕了,“因為我覺得我的賬號正在長大,還不想這么早的變現。” 到了 10 月份,粥左羅招了自己的第一個員工文文,她是粥左羅從自己的社群里找到的,她聽過粥左羅所有的音頻課,后來又進了粥左羅的社群。 文文大學畢業后,開過服裝店,做過淘寶的服裝品牌,還做過房地產銷售,賣過螺螄粉。 “她有一堆奇葩的經歷,但可能是有自己創業的經歷,所以做事特別靠譜,而且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強。我有什么難題給到她,她永遠都是幫我去解決,所以她的成長特別快。” 粥左羅介紹,文文是目前他唯一的合伙人,負責訓練營業務。 “我們訓練營在她的帶領下基本上是行業內口碑最好的,而且我們從四月份到現在已經做到了第八期,每一期都是爆滿的。” “粥左羅 21 天寫作訓練營”是基于粥左羅 3 年以來的爆文寫作經驗,系統總結了最具操作性的寫作技巧后,推出的一門線上付費訓練營,主要包括寫作技巧傳授與寫作訓練兩部分。 “ 21 天寫作訓練營”做了兩期后,就有很多學員學完后表示想學更深度的課程,有更高的成長訴求。于是, 2019 年 10 月,粥左羅團隊推出了高階訓練營“粥左羅 28 天寫作變現營”,面向有一定寫作基礎的學員。 與初階訓練營不同的是,高階訓練營更加注重對學員原創長文章寫作能力的訓練,每位學員需要在學習期間完成十篇 3000 字左右的原創文章。 粥左羅的團隊會幫助學員以最快的速度申請到頭條號的原創功能,幫助學員去申請青云計劃獎,然后同時還幫學員做公眾號投稿的變現。 在第一期 100 人參與的高階訓練營中,有 80 人完成了十篇原創文章的寫作,有 64 篇文章完成了變現的目標。 目前,“ 28 天寫作訓練營”的第二期正在進行中,沒有公開招募靠老學員推薦就招滿了,有了第一期的經驗,二期最終變現文章會超過 100 篇,第三期也只有不到 20 個名額了。” 幫助更多人,快速提高寫作能力,只是一個開始,粥左羅的新坐標,是將“向上生長”打造成一個個人進階、成長方面的教育品牌。 做“寫作訓練營”的同時,他也在思考如何為個人成長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課程。 4、個人品牌的平臺化之路 “付費用戶是忽悠不了的” “我絕對不會只做一個個人品牌的自媒體,那沒有任何的想象空間和增長潛力;同時,我也肯定不會做成一個去個人化的平臺,沒有大量資本和規模化團隊的話,這種平臺化品牌非常難。” 在粥左羅的規劃中,基于自己的個人品牌,“向上生長”也會做平臺化運營。 目前,粥左羅的用戶群體,50%是 25 歲到 35 歲之間的,男女占比對半分,主要是職場人士。 在粥左羅看來,這些人也是職場中特別關心自己個人成長、自我發展的那一部分。 “真正特別關注自我成長和個人發展的人,其實比例并不很高,大部分人都覺得差不多就行。但我們持續倡導個人成長、激發個人成長,文章也好,課程也好,受眾都是一群比較愛學習人,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課程的轉化特別好的原因。” 他還表示,這個群體除了特別愛學習,還特別理智,比如,在寫作中,情緒化、煽動性的追熱點文章,閱讀量很容易上去,但他的用戶都不喜歡這種方式。 “你必須去做真正好的東西,用戶才認可,因為他們已經形成這種習慣了。” 據粥左羅介紹,目前他們的收入主要來自廣告和課程兩個方面。 廣告方面主要是一些品牌廣告和課程廣告,比較克制,一個月只接 4 條左右。 “課程類的廣告我們的轉化效果不錯,且這些課程不是直接競品,比如英語課,我們的用戶是有學英語的需求的,而我們永遠都不會做英語課,這種廣告其實是共贏的。” 在課程方面,目前的“ 21 天寫作訓練課”已經開到了第八期,每期300- 350 人左右,課程定價早鳥價 699 元(前 100 人),全價 799 元。 進階的“ 28 天寫作訓練營”第二期正在進行,第三期招募中,這門課定價 1399 元,采取審核制招生,限招 100 人,主要面向有寫作基礎的人。 粥左羅講,目前還處于很前期的創業階段, 2020 年將有三條線去拓展業務: 一是公眾號,明年做到 100 萬用戶;二是課程,明年新開三到五個品類的個人成長課程;三是訓練營,會根據這三到五個品類的音頻課去開發相應的訓練營。 在品類拓展上,包括成長思維、學習方法、閱讀方法等等,具體還在籌劃過程中。 粥左羅說,明年還會做線下課程,包括私房課、小班課、大課,這也是他最熟悉的領域。 “如果有精力的話,我還想拓展B站,做五到十分鐘視頻內容,如果做的話,像抖音這類我們也會順便做。” 他認為,看新媒體更多就是在看流量,流量就是人,是人的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永遠不會消失,無非是往哪個平臺轉。 “所以,你就一邊做一邊看形式就好。而我們打算做的,是個人成長方面的教育,教育是一個最古老的行業,永遠都不會消失。” Q1:你怎么看待知識星球的價值? 粥左羅:公眾號是一種訂閱形式,知識星球是一種圈子,圈子自有圈子的價值。 這里面可以產生非常多的連接、互動,也可以提供更私密性的一些分享。 知識星球其實不看品類,服務的是有個人品牌的人去“連接 1000 個鐵桿粉絲”,所以你只要有個人品牌,什么時候做都可以。并且,知識星球的社群管理功能比較好,微信群功能太簡單了,很難做好優質社群。 Q2:你在招人上的經驗有什么? 粥左羅:我現在團隊 10 人,其實走過了很多坑,比如,我招新媒體編輯的時候,招了五個人最后能做下來的只有兩個。 一開始想的是,全招新人,然后去培養,后面是發現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創業公司等不了人特別慢的成長。 創業公司節奏是非常快的,我平時有很多工作要干,還得帶新人,給他們改文章、改課稿,甚至幫他們做選題,產出性價比特別低,也搞得自己身心俱疲。 新人作者的成長,怎么著也得有 6 到 12 個月,創業公司等不起,所以現在我改變策略,招熟手和苗子好的新手,熟手帶新手。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