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人人都可以發聲的年代,互聯網給每個人提供了這樣的平臺。無論是個人的文字、聲音還是視頻,如果你愿意,都可以在網上表達、展示。不僅如此,互聯網還為素不相識的人提供了交流、討論、辯論的互動平臺。你可以通過N種形式表達、發聲,說自己想說的話。這就是所謂“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 言為心聲,語為人鏡。當人人都有了在互聯網這種新媒體上自我表達的權利和機會時,人們也更容易、更直觀、更清楚、更真實地了解各色人等的修養德行與品位格調。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在互聯網上的發聲者,大都是匿名的,網名給發聲者戴上了一副神秘面紗,涂上了保護色。在“沒人知道你是條狗”的情境下,人的真性情、真面目可能會得到更充分的表露。所以,可以說,網絡是了解國民素養的一個極佳窗口,從網上的人在說什么、怎么說,你可以有一個大致的判斷。所以,網絡語言的低俗化與暴力傾向,究竟說明了什么,也就用不著多說了。 我一直想不太明白的是,“屌絲”“逼格”這類粗鄙詞匯,怎么竟成了網絡甚至現實生活中的流行語。一直以來,這類字詞不都是用來罵人的嗎,為何當下有那么多人包括許多文化人都喜歡以“屌絲”自居?“逗逼”“撕逼大戰”等詞匯不僅流行于網上,甚至流行到白紙黑字的傳統媒體上了,又是為什么? 粗俗、粗鄙的語言充斥網絡,折射了人們美丑觀的顛倒及羞恥之心的喪失。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有了羞恥之心。被逐出伊甸園的亞當與夏娃,已懂得用無花果葉遮擋私處。如今,在人類已走入21世紀的今天,論及私處的粗鄙詞語竟然成為流行語而被廣泛應用、傳播,這到底是進步還是倒退?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創造了璀璨的文化,漢語作為中華文明的寶庫,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美不勝收。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其文字、韻律、意境之美令人嘆為觀止,即使是日常用語,也頗為講究,循禮尚雅。 實際上,人雅,言則雅。語言之低俗粗鄙,乃修養、教養之差矣。網絡語言包括現實生活中語言的粗鄙化、低俗化,折射出當今部分國人修養、教養之缺失。在我們身邊,“出口成臟”者不乏其人;在公共場所,一言不合或稍有摩擦便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者也大有人在。兩年前我曾在一國際航班上,見識一中年女同胞沒完沒了罵大街的情景,那污言穢語簡直不堪入耳,其本人不僅毫無羞愧之感,甚至還有些洋洋得意,真讓人為之臉紅。 慎獨是個人修養的重要方面,有教養者必定是懂得自律、能夠管好自己的人。網絡匿名化,恰恰是對網民個人修養、教養的最好檢驗。由于多年來個人修養、教養被主流價值觀忽視,許多修養、教養差者的仕途、前程并未因此受到影響,以致在官場及所謂的精英階層,有些人說話帶臟字,會上罵罵咧咧,聚餐時滿嘴黃段子,工作中蠻橫無理、盛氣凌人、頤指氣使,生活中熱衷于包二奶、找情婦、泡妞,且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給社會起了很壞的示范作用,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 將個人修養、教養納入主流價值,或許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必由之路。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